87・尋常由於機為者,當修斷生死繫縳之行,亦要作入報土之願行。
而今者,超修因感果之道理,是別異之弘願故,
但體念佛以大願業力成就眾生往生之弘恩難得而歸命者,
眾生之三業成為能乘,被載於上,彌陀之願力成為所乘,
即我為等可以往生報佛土之乘物也。
明能念之機受,上者承前而直明,今者以此詳示。
中有二節,
初一節者先示通規而揀去,
後者「超修因感果」之下一節者,正述別途之義。
佛教之通談普通之教示者,欲解生死之繫縛得生報土者,
眾生當自修成願行,自作自受是修因感果之道理故也。
通途之所談雖然如此,而彌陀有別途之本願,超絕性相之道,
如此不拘性相之教理,仰信彌陀別異之願力者,則今之念佛三昧也。
不堪願行,無善之眾生,能出離生死得入涅槃,
知是彌陀之大願業力而歸命,即是別途不共之念佛三昧也。
如此於歸命之一念,彌陀之願力成為所乘,眾生之三業成為能乘,
眾生舉全身心乘彌陀之願力,毫無不安之念,成為愉快清淨渴仰其威德也。
能乘所乘者:
前引善導大師之《玄義分》云:
「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
之乘字採來釋述也。
乘者乘托、乘船乘車之謂,船車能運載物,
由願力入報土者,猶如乘船車達所期之地。
能乘者乘之方(客),所乘者載之物(船車)。
自能步行者無乘車之要,自能游泳者不及托船;
而自身不堪運到所期之地者,或譬如能堪此者,茍乘托船車之上,
斷不許用自己之苦力,但任船車之運載。
今亦如此,眾生自能離生死海,能達成涅槃彼岸之願行則可,否則唯應任願力之載運,
若舉身心乘托此者,則願力能載運令往生到報佛報土也。
(眾生於此三界,要憑自力出三界者,是非常的困難,對大都數而言,根本不可能。
所以必須要靠阿彌陀佛的大願力,才能順利的完成往生之業。
因此,法然聖人在《念佛大意》中,對我們這些處於末法的行者如是說:
『末代惡世之眾生,欲遂往生之志者,不可修其他之法,
唯應依據善導和尚之釋,入一向專修之念佛門。
然而一向信受而入其門者,極為難有,何以故?
或心染其他法門,或不以念佛功德為重。
細細思之,如實往生之願,專一深入難得歟?應先知此理。
即使欲學一切天台、法相之經論聖教,非專一其志不可。
然而修學佛道者,宜觀時鑑機。佛滅後第五之五百年,欲瑩智慧、斷煩惱者難,
澄心水得禪定者亦難故,修行之人,多入念佛門,
亦即道綽禪師、善導和尚等淨土宗之祖師,即是此時之人也。
何況此頃第五之五百年,鬥諍堅固之時也,其他行法更難成就。
加之,於念佛法門,末法之末尚且有利益,何況今時是末法萬年之初也。
一念彌陀豈可不遂往生乎!設雖我等非其器,豈似末法末之眾生乎!』
道綽禪師,原來習禪,而入淨土,善導大師是其學生,法然聖人原是天台。
依善導大師及法然聖人等之修持,都放棄原來之學而專心於念佛。
表示,末法時期,以自力修行,要出三界是不能之事。
尤其是離法然聖人八百年後的現在,自力行更是無望。
必須全依佛力,才能免除再輪回三途之苦,往生極樂世界。
彌陀之願力應信,釋尊之教法要信,十方之佛證誠更不可乎視。
善導大師以及法然聖人以行持為證,更加強我們的信心。
諸經、諸論所指向的唯有歸命淨土,才是末法的我們應行的,應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