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無善本已下。舊解為釋迦自勸者不然,上諸佛告菩薩句,貫于此,
諸佛各於其國告勸也。
無善本有戒者,此明諸佛國中亦有十九、二十機類終歸於念佛往生。
乃與前三輩中,十方世界,諸天人民應。
次聲聞或菩薩等者,明捨自力執情,可明信佛智不思議。
下文對彌勒,亦有斯慈誨。(無得疑惑中悔,自為過咎。生彼七寶宮殿。)
即與此中響應。
壽命甚難得已下,諸佛舉三難勸發。設滿世界火等,下復有此說,然下約釋迦,
今約諸佛,故非重出,其義至下當悉。此皆諸佛說微妙法,深遠幽邃者也。
釋迦說偈,闡其幽關,故知此偈,即是諸佛剎土之大無量壽經也,古來解者,
不得經旨,皆依淨影等意。
前文明下人往生,自下明上人往來者,未審。
念佛往生,豈唯在凡夫,而不在聖人耶!
若爾者,何故勸菩薩,言其佛本願力耶!
聖道人師猶可許,淨土門中,豈作此局解乎,此乃釋迦於此界說念佛往生悲願,
諸佛於十方說念佛往生悲願。
皆不簡凡聖也,然恒沙佛國中,明菩薩往覲者,且就告勸,首唱以明,
兼又為示安養國德深高也。
雖然諸佛告勸,不但菩薩,下文云:若人無善本等。或云:人有信慧難等。
如其被凡下者可見。具如下當明。
無量壽佛,威神無極等者,諸佛稱歎中有二:初長行,後說偈。
初長行是其由序,此中從初至莫不稱歎句,初明十方稱歎,於彼二字憬興疏屬上,
淨影屬下。
《行卷》(初左)引憬興云:莫不稱歎於彼。
今亦從之,無量壽佛,威神功德者,舉諸佛之所歎,今指為彼,謂十方諸佛,
莫不稱歎,彼無量壽佛,威神功德也。
稱歎二字,含告勸義,無數菩薩,承旨往詣故。
然淨影云:前佛歎中,初佛告阿難無量壽佛,威神無極釋迦自歎,
十方界下餘佛共歎。
望西等諸家皆從之。
今謂,鸞師讚無量壽佛,威神無極,句標十方諸佛,所歎佛德,吾祖《和讚》從之,
故今依鸞師,以為標所歎佛德,東方世界已下,為諸佛能讚。
東方恒沙佛國已下,次明十方諸菩薩往詣,先舉東方,餘方類之者,準西域法。
《大論》云:以日出東方為上故,佛隨眾生意,先照東方。(文)
淨影云:列東方中,於彼東方恒沙等,是其始也。恭敬供養,及諸菩薩、聲聞之眾,
是其次也,聽受經法,宣佈道化,是其終也,東方既然,餘方亦爾。(文)
及諸菩薩、聲聞大眾者,望西有二義:
一云,準唐譯應所供養,淨影亦爾;
一云《莊嚴經》云:東方乃至一一剎中,有無量無數,菩薩摩訶薩,
及無數之聲聞之眾,供養無量壽佛。準此文者,應能聽人,所言及者供及聽故。(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