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問:廣結善緣的含義?

 

答:我回答他兩句《無量壽經》。

你這個廣結善緣,究竟是集中一處?

還是集中若干處?

還是廣結?

這個問題不作回答了。

我用《無量壽經》的兩句回答他:

「假令供養恒沙聖,不如堅勇求正覺。」

 

所以現在出家人的毛病——我說老實話——即是居士的毛病,就是到處修供養。

到處修供養,本來是很難得。

善財難捨嘛,你肯把錢拿出來供養,功德很大。

在這上頭很難得了,是個善人哪,但是這一種福都是人天福報。

所以法藏比丘他就是這麼說,你供養恒沙的聖,(現在也沒有這麼多聖)。

供養的功德也不是很大。

就是供養了恒河沙那麼多聖,……這是根本。

希望我們一切佛教界的人士記住法藏比丘這兩句。

不是到處去供養,今天朝山拜廟,廣跟人家結緣。

我是希望跟我結緣的人你最好不要來。

不要用這個方式來結緣,你看我的書嘛。

你真正是為了解決你的正覺問題,覺悟的問題,這樣才有意義。

我們才能深入,這個時間才值得花。

大家辛辛苦苦來,來就結個緣。

哪年哪劫才開花結果?

我們這個時間這麼用,太可惜了。

我們還可以做別的事情,不是沒事幹。

所以這個結緣之風很盛,是好事,但是有比它更好的事——堅勇求正覺。

就說這個話,一切問題。

關鍵在提高自個兒的覺悟。

你自個兒覺悟不高,什麼事情也辦不成。

哪個人是善知識,哪個人是惡知識?

哪一句話說的是錯的,哪一句話說的是對的。

哪幾句說的都是對的?

但是水平不一樣?

既然都是對的怎麼水平不一樣呢?

佛教叫親疏的不同。

都是皇帝的親戚,可是有親有疏啊。

皇帝的兄弟封王,皇帝的侄子就不能封王了。

清朝叫貝子,再下一層叫貝勒。

譬如李鴻章,賞個黃馬褂,後來剝掉他的黃馬褂。

皇帝的兒子稱皇太子。

都是皇帝的親戚,為什麼有分別?

親跟疏不一樣,親的程度不一樣。

雖然都是正確的話,親疏可以不同。

所以這些東西那要都能理解清楚,必須自個兒要提高嘛。

賣瓜的誰都是說自己的瓜是甜,不說瓜苦。

尤其是那些個越是不成才的,越就喜歡吹。

甚至於說妄語,種種的,所以必須要很好的辨別。

 

供養是好的,你是遍供,還是應當收斂一點,我就提供一點,你最好是求正覺。

把這個時間拿來真實地用功,真實地看經、學習。

學習法藏比丘——我們的導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