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86念此正覺之體,言念佛三昧;故更不可止於機之三業。

以下示能念之機受,於中有三,

初((86))直明,次((87))自「尋常」等以下是詳明,

後((88))自「故歸命之心」以下示結。

初直明之文「此正覺之體」者:

前段所明「願行圓滿成就機法一體之正覺」之謂。

願行者能成正覺之果力,果力者即願行圓滿之體。

即因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願而成機法一體之正覺神力故,

正覺之果力全體現於眾生之上,成為願行圓滿之身,而令生淨土。

念此義言「念佛三昧」也。

然故,但乘願力,更不拘泥機之三業也。

止於機之三業者,於稱禮念之行執自力心之意,今者離此等之自力心而言也。

(圓滿眾生往生正覺之體,早在十劫之前已經完成。

 在眾生、機方來講,只須要領納佛力所賜之願力,成就圓滿往生之業即可。

 眾生不須要一定先完全知悉我當如何往生,方能遂往生之事業。

 悉知,以我等之知識、學術,根本無法明了佛之願力成就之方法於萬一。

 我們只要知道佛願力是無上之法,領納佛之願力,就是這個知見。

 禪宗指貴在於知見,不是修持功夫。

 應知,知見圓的人,具圓滿見的人,修持一天,不圓滿的人要修持一劫。

 貴在知見上的功夫,你用盡幾世人的功夫,沒有人家修持一天的效果。

 法然聖人《法語篇》對信與不信的利敝,做這樣的比喻云:

 『耆婆、扁鵲能治萬病之藥者,以諸草木和合而成藥,

  病人雖不知此藥以幾分草幾兩木合成;然而服之,萬病皆愈。

  所憾者,不信此藥,唯思我病之重,何故此藥能治?

  因疑而不服者,則耆婆之醫術,扁鵲之秘方,皆徒然無益矣。

  彌陀名號,亦復如是;若疑自己煩惱惡業之病極重,何故但稱名號,即得往生?

  疑而不信,則彌陀之誓願,釋尊之所說,亦成徒然,無其效驗。

  唯應仰而信之,莫得良藥,不服而死。

  往昆崙山,不取玉而回;入檀詹檀林,不折枝而出者,必貽後悔,宜自思量。』

 耆婆是印度的神醫,有如扁鵲在漢地,都以善於醫病而聞名。

 有病能得到如此神醫的醫治,不怕不能藥到病除,不用考量其如何用藥。

 此等之良醫以救療病苦為己志,有病能逢之,是病人的良緣,應加以保握。

 不應該還要懷疑其是否能醫治我的病,用藥是否洽當等無用的問題。

 良醫已經引進門,就應該好好的相信醫生,讓醫生好好為你治病。

 我們後生一大事也是一樣,應當好好的,認真的去面對。

 現代的人,因為生活步調比較快,也沒有時間為靜下來想後生一大事。

 尤其是這個末法時期,佛說邪師惑眾,數如恒河沙之多。

 所以相信人已經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只能相信佛說的。

 其實佛在世的時候也說,離經一字,便成魔說。

 所以說一定要依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

 淨土法門是依照佛所說的《無量壽經》、《阿彌陀經》、《佛說觀無量壽經》而成立。

 是佛金口所宣說的法門,並於《佛說觀無量壽經》附屬阿難尊者,持名之行。

 佛為我們眾生,出入這個娑婆世界幾千處,就是為了救度我們。

 在此末法時期,又是第五個五百年後,鬥諍堅固之後,修聖道法門難。

 我們應該依佛所教,持念 南無阿彌陀佛往生極樂。

 當知此淨土法門,是萬年法滅之後,佛還特別加佑,特別留的法門。

 萬年法滅時的眾生,都可以依此淨土法門,蒙佛救度,往生極樂。

 今現在,是末法的一千五百多年,離法全滅還遠。

 我們現在依照佛說的法門,應更能達成往生之志業。

 故更不應猶豫,若因此錯失往生良機,後悔莫及,甚勿自誤。

 法然聖人說,既得良藥,不服而死亡,是可憐被人。

 既然已經幸逢此淨土法門,豈可錯失此良機,應勇往直進,往生必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