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樂世界往生的都是大乘。
其中稱為聲聞緣覺者,是指斷惑的程度。
若論發心,都是發了大乘心。
《往生論》說:「二乘種不生。」
二乘種性的聲聞緣覺不能往生。
所以淨土大法,不要把他看淺了。
大經宗要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南無阿彌陀佛。
蕅益大師說:一句佛號即釋迦牟尼佛所得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
阿彌陀如來在因地上,發了種種大願。
多少劫的修行成了佛。
他這是無量種種功德的果實。
這句南無阿彌陀佛名號,是無量劫來多少功德所成就的。
所以名號是功德的果實。
所以名號中自然含有無量的一切功德。
現在把佛的這樣一個果地覺悟的果實。
作為我們縛地凡失。
生死苦海中眾生在因地中修行的初心。
南無阿彌陀佛這句佛號具有萬德。
我念南無阿彌陀佛。
我的心就是南無阿彌陀佛。
就有南無阿彌陀佛的萬德。
就成了我的心了。
所以我的心召來了南無阿彌陀如來的萬德。
直接了當不可思議。
淨宗妙用可從蕅益《要解》中摘錄兩句:
「從事持達理持,即凡心成佛心」。
事持人人能行,從這裏開始。
漸漸垢淨功純,暗合道妙,達於理持。
這是凡心已在不知不覺超凡成聖,成了佛心。
咱們開始就這麼一句句念去。
所以很多老太太老修行得到往生。
福建有一個八十多歲老太太,她幾十年吃素念佛。
臨終一直八天不吃飯,端坐念佛。
死後還是端坐,搭扣都不亂,還很莊嚴。
八十多歲了。
她從事持不知不覺地暗合道妙趨向理持。
你念時,世間事都不貪戀,萬緣就放下了。
心中只念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就是一念單提。
事持若能一切放下,就無所住。
《金剛經》宗要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你這一句佛號明明朗朗,不斷不滅就是生心。
這無住生心本是登地菩薩才做得到的事。
但是凡夫老實念佛,不知不覺,暗合道妙。
不住萬緣,生心不息,你就等於地上菩薩了。
所以你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從事持到理持,於是這個事持的凡夫之心,就當下成為佛心。
即凡心成佛心,即心成佛,直接了當。
所以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再有《觀佛三昧經》打個殊勝譬喻。
一個窮人偷了王子的金瓶子,這是寶貝。
大家就追他,他就上了樹。
追趕者把樹弄倒了,窮人掉下來。
可是這個時候,他把金瓶這個寶貝吞下去。
他終於摔死了,後來身體都壞了。
可是那個瓶子還在放光,那些毒蛇都嚇跑了。
這是個佛說的譬喻。
佛又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
你住於念佛的人,他的心印不壞。
就跟這窮人吃這寶貝之後,都摔死了,四肢都壞爛了。
這寶貝金瓶還在心中放光,還把蛇都嚇跑了。
所以你這念佛者應知心中老有這句佛號就是心印不壞。
心印者,佛就是以心傳心,以心印心。
以心為印,印證萬法。
傳法,傳的是什麼?
傳的是心。
怎麼給你印證?
是拿心來印證。
印就是印鑒,你這印鑒對了,人家銀行就付款。
印鑒不對,你本人的錢從銀行取不出來。
「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是《觀佛三昧經》的經文。
不壞就是常照,就是放光。
禪、密、淨土有很多相通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