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此法門即是發菩提心,這是一切佛的父親。

「諸佛之母。」

看見沒有,諸佛完全是從發菩提心生出來的。

又說:「是諸佛之眼。」

諸佛要普度,要能照見一切,什麼是眼呢?

菩提心是眼。

「是無生法忍之母。」

我們都是花開見佛入無生。

見了阿彌陀佛,花開見佛了,入了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的母親是什麼?

是發菩提心。

你在花開時為什麼證無生。

因為你曾真正發起了菩提心。

「是大慈大悲之母。」

常常修習功德無量啊!

無邊哪!

讚歎發菩提心的殊勝啊!

佛的父佛的母。

花開見佛入無生,這是無生之母。

再有《大般若經》(註2)裏頭說:「如以箭射物。」

(《大般若經》:如以箭射物,或中或不中,以箭射地,無不中者。)

 

拿箭去射靶子,那你就可能射中或者射不中。

但是你往地下射,誰都中。

這就是說,你發菩提心就像拿箭射地,絕對中的。

這是發菩提心的功德。

底下講一下密宗的菩提心功德,那就更深刻。

所以人們往往是捨本求末。

最根本的東西你把他扔了。

密宗經典《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成佛之本。」

(《菩提心義》:菩提之心,成佛之本。

  大事因緣,莫過於是。

  若人求佛慧,通達菩提心。

  父母所生身,速證大覺位。)

 

這個菩提的心呀,是成佛之本呀!

本源呀!

是大事因緣,佛出現於世是大事因緣。

「大事因緣莫過於此」

大事因緣沒有再超過發菩提心了。

底下更說明「若人求佛慧」。

如果有人要求佛的智慧。

佛就是智慧,轉八識成四智,就是智慧。

(八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以上稱五識。

    第六識、意識、第七識、末那識及第八識、阿賴耶識,合稱八識。

 前五識轉成為成所作智。

 第六識、意識轉為妙觀察智。

 第七識、末那識轉為平等性智。

 第八識、阿賴耶識轉為大圓鏡智。)

 

涅槃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脫。

得解脫,恢復本有的法身,都全憑般若妙慧。

欲求佛慧就須「通達菩提心」。

通達了菩提心就可「即身成佛」。

父母所生的身,就在這個身中得證大覺果位。

 

禪宗是即心成佛,密宗是即身成佛。

即身成佛的關鍵在於徹底通達菩提心。

但現在所遺憾的,不管是顯教是密宗。

真正明白什麼是菩提心的人已不多了。

尋枝摘葉者多,著重根本者少。

《菩提心論》還說:「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

(《菩提心論》: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諸佛功德法故。

  若修證出現,則為一切導師。

  若歸本則是密嚴國土,不起於座,能成一切佛事。)

 

這個菩提心就包括了含藏了一切諸佛的功德之法。

「若修證出現。」

所以這相當於開悟啊。

開大圓滿解,大圓滿見,然後契入大圓滿。

這就跟禪宗一樣啊!

五祖跟六祖說:「不明自心,不識本性,學法無益。」

不明白自己的心,不明白自己的本性,學法沒有什麼好處。

「若明自心,明自本性,即是大丈夫、天人師。」

你就是佛,衣缽就給他了。

 

一個沒有出家受戒的人得衣缽,這是千古第一奇事。

所以當時廟裏人想不通。

怎麼佛的衣缽讓一個廟裏做工的人拿走了。

所以追呀。

這不是為名利去追。

大家要知道這是太想不通了。

 

下一句「為一切導師」是覺他。

自覺則「一切導之歸本」。

所發的心不是向外馳求,而是返究心源,回心達本。

本者,本源,本覺。

如珠發光(發心)還照珠體(是歸本)。

《淨修捷要》說:「始本不離,直趨覺路。」

始覺合本覺就不離覺悟。

再者,「本」就是密嚴國土。

密嚴佛土即是極樂世界。

淨宗有「先送心歸極樂」之說。

這話是指雖然自己身在娑婆,可是神棲極樂。

自己心神不離彼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