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十法界」就是從我們一念心中所流現出來的。
這是難信之法呀!
有人會說:「你這麼講太我慢了吧!」
其實他不知道,他只是重視了「佛」,而沒有重視「心」。
寺院一進山門就是那個大家稱為的「彌勒佛」,其實這麼稱是錯誤的,稱為「彌勒菩薩」還可以。
那個造像實際上是唐朝的布袋和尚,大家說他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他有一個偈子告訴我們什麼是「佛」:
「只這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靈物,妙用縱橫可憐生,一切無如心真實」。
這三個「心」字是佛,十方世界最靈敏的東西了。
雖然你有多少神通妙用縱橫自在,但這些事情可憐得很,還算不了什麼,一切一切世間、出世間沒有一樣能比我們自心更真實的。
所以,我們要開佛知見
就是讓大家明白「自心」,我們念佛還是念的「自心」。
夏老師的《淨修捷要》,我不是跟大家彙報了一遍了嗎,其中講了這個念佛法門,講的十分透。
「《無量壽佛》是我本覺」。
「阿彌陀佛」可以翻成「無量光無量壽」。
本來可以翻成無量的名子: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的無量……可以翻無窮的名子。
但一個「光」一個「壽」就統攝了一切。
光就遍滿虛空,壽就豎窮過去、現在、未來不可窮盡了。
無量光無量壽阿彌陀佛是誰呀?
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
我們人人所有的本覺。
「起心念佛方名始覺」。
我們發起了願心來念佛,在念「南無阿彌陀佛」或「南無無量壽佛」時,這才叫「始覺」,即開始的覺悟。
這個「始覺」必須得合乎「本覺」才叫「覺悟」。
怎麼合乎「本覺」呢?
我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念的是誰呀?
念的就是自己的本覺嗎!
「始覺」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所念的這個佛就是我們自己的「本覺」。
這個「始覺」跟這個「本覺」自然不就合起來了!
不是念的別的。
這叫「始本不離,直趨覺路」。
必然覺悟的!
「暫爾相違,便墮無明」。
你不信了、不念了,整個就又墮到「無明」裏去了。
我的心就住於這一句上。
而這一句既然是「覺悟」,就離開了「四句」,離開了「百非」。
而這個心也就不斷滅了!
這一句佛號綿綿密密,「令無暫忘矣」,沒有一會把這句佛號忘掉。
能做到這一點,是我們修行人的一個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