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如上人說:「把門徒所送的初採收供品,隨即轉送出去,這是不對的。

應該先拿一些出來和大家分享一兩、次之後,才可以轉送出去。」

聽到蓮如上人這樣說的人,都很受感動,他們說:「這樣的用心,一般人不會想到。

蓮如上人教導我們,對於佛所賜予的東西要很謹慎,不可以輕慢佛恩。」

蓮如上人是為阿彌陀佛服務的佛弟子,他的門徒一有好東西,一定是會送來供養他。

明的是供養他,事實上是供養阿彌陀佛,這一點是很清楚的,因為沾了佛的光明。

蓮如上人很清楚這一點,一切都是佛恩所賜,門徒信眾為了要感佛恩,送供品是正常。

所以要把信眾的心,和大家一起來分享,也讓大家知道,這一位阿彌陀佛的追隨者。

因為感謝佛恩,當所種的蔬果採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用來感佛恩,送到佛堂來。

這些的供品,是信眾對佛的感恩,接受的那方應當明白,是佛恩所普及,因而受惠。

讓大家能因此得沾染阿彌陀佛的慈悲,也對那位信眾表示讚嘆,給這位信眾結緣祈福。

在這個理念下,會先拿一些給大眾一起分享,然後把多餘的部分,轉送出去,這是用心。

對門徒的供養都如此用心,那我們每一天,無時無刻領納的佛恩,更是應當珍惜。

佛恩是無所不在的,每一位不管你信或是不信,都活在佛恩的照護之下,穿衣吃飯睡覺。

要體認這一點,並且將這種感受,表現在日常生活上,不是用嘴巴說說,用心去說。

蓮如上人把它用心體會自阿彌陀佛的願力,詳實的弘揚開,讓廣大的大眾,得聞佛願。

深知不是我能,是佛的願力加持,經由我的口,講出佛的慈悲,寫出如何領納道理。

在《御文章》中,處處可以看到關懷,一再的叮嚀,深怕信種不能理解,何其慈悲。

一再的叮嚀,是為了眾生,因為眾生不容易入信,引一段莊松同行的話做比喻:

有一次,莊松同行問某同行說:你的安心如何?

同行答說:我深信本願,而無有絲毫懷疑。稱名念佛,甚感喜悅。

莊松開導說:讓我打個比方吧!譬如有個母親,讓她的孩兒到下關去當學徒。

為了愛兒,她一針一針真誠的縫了一件棉襖送過去。兒子接到了衣服,穿上溫暖,

但卻沒有接到母親的真誠。你的安心,即是如此。        

佛所賜的信心,是我們眾生的安心,領納了佛所賜的信心,念佛人必定安心。

既然得了安心,就如同兒子接到了棉襖,冬天天冷時穿在身上,可以保暖不受凍。

兒子可能不能體會母親的真誠愛心,但是不會因此而使得棉襖不能保暖,愛心常在。

一位念佛人,可能無法體會佛的用心,不能知道佛法大願,就是為了救渡你一人。

但是,不會改變信心的本質,還是一樣,是接度、救度我們出離此三界的寶筏。

一個念佛行者,應當體會佛的本願,就是在蒙佛的攝取不捨,信心成就,安心決定,

在此當下,多用些心,讓佛的願力,在行者的身上發光,而得以感化他人。

身之眾生在蒙受佛的攝取不捨的光明,即是成就信心成就往生,即是出離三界之時。

何其榮幸,何其尊貴,得蒙佛所賜信心,當然是要和同修們分享,讓同修們也共享。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蒙信後的人生,能夠把信心傳遞給其他人,這是難事,為報佛恩,應當普傳佛的願力。

蓮如上人仰せられ候ふ。御門徒衆のはじめて物をまゐらせ候ふを、

他宗に出し候ふ義あしく候ふ。一度も二度も受用せしめ候ひて、

出し候ひてしかるべきのよし仰せられ候ふ。

かくのごとくの子細は存じもよらぬことにて候ふ。いよいよ仏法の御用、

御恩をおろそかに存ずべきことにてはなく候ふ。驚き入り候ふとのことに候ふ。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