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義故
總指上來方處業障光明三義,云此義也。
此第三義特是宗要,何者,諸佛皆有光明,而照其可照,不照攝常沒。
彌陀光明齊攝常沒,大經歎言諸佛光明所不能及。
覺經讚說諸佛光明中知王者,其在此矣。
夫人由佛力光臺信知之,故別選言是諸佛土雖復清淨皆有光明,我今樂生彌陀佛所。
乃為物請言,若佛滅後濁惡五苦所逼眾生當云何見。
佛答此請,先說日觀,以令眾生見世日光照不簡物,比知彌陀攝取光明不隔常沒。
第十六觀正示之說,見金蓮華猶如日輪,是知序分密歎釋尊當說之慧以稱佛日。
正宗分中十六觀始先說日觀,十六觀終說日輪譬,意為令眾生以其面所見,
比知佛光齊攝常沒。
(大經云,耀慧日除癡闇。行卷云,悲願如日輪光破一切凡愚癡闇出生信樂故。)
下結文云,娑婆之闇宅觸事無以比,方唯有朗日舒光,寄想遠標於極樂。
密意應亦在此事耳。
當起想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
次上句言皆見日沒以示入觀前熟視落日相。
心中取彼落日相像,憶持不失,名為想念。
次跏趺而坐正身威儀故,異世俗坐故,故名為正坐。
面西向佛所故,名為西向。
明觀心內影像日輪故,云諦觀於日。
諦者詳也,明也。
住心一境名心堅住。
不移轉餘境名專想不移。
見心內日將沒西空,名見日欲沒,非世現日耳。
如懸鼓者,今家無釋。若依龍興解,喻去地之近。世俗之人竿頭懸鼓,在下仰射,
高三四丈,定內之日欲沒近地如竿頭所懸鼓,去地三四地許。或可。
(彼正文言,如世俗人竿頭懸鼓,在下仰射,高三四丈,故名懸鼓。)
定內落日名淨喻懸空鼓,鼓謂金鼓,其面明淨,法喻可見。
(楷定記言,鼓應金鼓,即同見金蓮華猶如日輪,不爾何必鼓面為喻。)
元照所解似兼二解,彼正文言,日沒近地,雲散光收,瑩如鼓面懸住空中。
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
既見日者,此牒觀成諦見定內日輪光相。
閉目以下明自在用。(傳通記言,定用自在,開目住,散猶見定境。)
文義全如依釋所辨。
問:今觀成為是思惟唯正受耶。若言思惟,應猶粗見,今說明了,寧思惟耶。
若言正受,此是假想,為入正受見真依報之前方便,豈正受耶。
答:舊有二解:
一曰,思惟,但舊見日說名明了,不同正受所見明了。
例如地觀說思惟見名極令了了閉目開目不令散失。
二曰,正受,若假依正,若真依正,隨觀何境,既得三昧了了見者,皆正受觀。
諸師言十六正受應此意。憬興疏云,閉目見日,開則不見,名出修位。
閉開俱明了見者,名為超作意位。(鈔要如楷具引)說閉目開目皆令明了者,
是超作意位,即當正受耳。
三昧定樂
三昧此翻等持,通定散,如前辨。(宗教門記)今指定善故云定樂。
言定樂者,輕安之樂。
輕輕利之義。(利字從刀從和)
安安適之義。
離沉掉得定,則伏麤重煩惱。(唯識疏十二言,煩惱麤重。)
身心輕利安穩調適,是名定樂。
(沉掉,沉就是沉睡,於靜坐修定時,打瞌睡,精神無法集中。叫沉,或昏沉。
掉,又稱掉舉,打妄想叫掉舉,於靜坐修定時,心無法集中於一處,想其他的事,
無法專心,稱之為掉舉。
修定就是要先克服此兩大煩惱,只有克服才能進一步說定,這在凡夫其實是難事。
見今之凡夫更難,乃因煩惱事、誘惑事日多,又離佛已遠,沒有佛的加持力故。
應知,見前的凡夫修定,學打坐,只有兩件事一定現前,就是沉、掉兩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