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如上人說:「有人信佛,是為了想讓我高興,這是錯誤的。
自己獲信,那是自己的殊勝利益。
不過話又說回來,要是聽到有人獲信了,我會很歡喜地承御恩。」
上人又說:「為了令人獲信,就算是我最沒有興趣的事,我也會聽。」
能信佛,是一件值得慶幸的大事,不只是蓮如上人要額手相慶,諸佛都要高興。
信佛就是信阿彌陀佛的救度,信知阿彌陀佛要救度我,進而能因為信知故,願為佛所救。
想想,法藏比丘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修行,用此清淨無為的功德,成就西方極樂淨土,
在此之間,為讓願力更真切,讓眾生更容易成就,一再發願,難道是為了自己的享受。
都是為了眾生,視眾生如「一子」的阿彌陀佛,以眾生的往生為願,在呼喚眾生出離。
「一子」出於《涅槃經》,如父母見子安穩,心則歡喜,若見子遇患,心則苦惱。
阿彌陀佛是眾生猶如一子,見眾生造作惡業流轉生死,心則愁惱,而見眾生心起欲往生,
則知眾生可度,可以救度往生,而得出離,故心必喜,經云視諸眾生同於一子。
為了阿彌陀佛的願力,釋尊所以出世,來此娑婆穢土,勸導一切眾生,回入淨土。
釋尊說能於此土,說淨土法門,說是難信之法為難,《佛說阿彌陀經》這麼說:
『釋迦牟尼佛能為甚難希有之事,能於娑婆國土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
眾生濁、命濁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
舍利弗!當知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為一切世間說此難信之法,是為甚難!
所說的甚難希有有二事,能於此穢土成佛是為難事,此一難,又能於此穢土,
眾生剛強難化,成佛後又能說此極難信之法,即阿彌陀佛的願力,此又是難上加難。
如此難事,不能更改、阻礙釋尊的出世及傳阿彌陀佛的大願,就是要眾生能得離苦得樂。
《佛說阿彌陀經》又講述六方諸佛(唐譯講十方諸佛),為證誠阿彌陀佛的大願,
最主要是要眾生皆能因之而生信,皆得生願往生心,皆示現廣長舌相以為證,經言:
舍利弗!如我今者,讚歎阿彌陀佛不可思議功德;東方亦有阿閦鞞佛、乃至,
各於其國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說誠實言:
『汝等眾生,當信是稱讚不可思議功德一切諸佛所護念經。』
其他五方(唐譯、玄奘法師所譯為十方)所讚皆同,要證誠讓眾生如實生信而願往生。
為了讓眾生信,就是要度眾生出離苦海,不是因為佛要求得功名,要得到更多功德。
講到求更多功德,佛是智德圓滿的,智圓德圓才成佛道,所以說不需添加任何功德。
但為度眾生故,佛可以應願而行,只要能夠度脫眾生,讓眾生來添加些功德又何妨!
眾生若能生往生想,能信佛願,這是諸佛同讚,諸佛共慶之大事,不只是蓮如上人高興。
所以縱使聽說有人生信,或者是道聽途說,都要去關懷,去了解一下,為安心,為眾生。
所以蓮如上人說:「為了令人獲信,就算是我最沒有興趣的事,我也會聽。」
感佛恩故,如善導和尚所說:「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為佛恩故,不惜身命,雖是難中轉更難,能有些許機緣,也不應當放棄,是報恩。
所以蓮如上人會說,就算是最沒有興趣的事,聽一大堆無聊的話,只要有關信心則去。
不是那樣的,坐在高位上,等著信眾來膜拜,有時候是無濟於事的,回來才算成就。
所說「回來」,是阿彌陀佛對我們的召喚,要聽到,要聽得進,要能讓佛信心入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