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講到《御文章》時,蓮如上人說:

「人在讀聖教時,可能會誤解,因為聖教並不容易閱讀,

而《御文章》卻不太可能會讀錯。」

蓮如上人很慈悲,寫了《御文章》。

聽到人們讀誦《御文章》卻無法理解的人,是缺乏宿善之機。

為了讓有志於淨土法門者明白,讓他們能夠進入此法門,也了解為何要信入,如何信入,

蓮如上人用書信的方式,寫出了《御文章》,用平易近人的語氣,通俗的語法來寫。

為了能夠寫出平易近人,人人都可以看得懂,最主要是聽得懂,他在寫好後,

先讀給他身邊的人聽,在叫他們讀出來給大家聽,看大家的反應,聽他人讀出來的感覺。

等到大家都可以讀得很順,聽起來也很順後,他才把那篇文章、那封信簡謄寫送給大家。

這樣嚴謹的態度在弘法,這樣的細心傳教,這也是淨土真宗能夠興勝的主因。

被尊為中興上人,因為淨土真宗在蓮如上人的努力下,才由衰退局面轉為興盛。

我們來讀一讀《御文章》上的文字:

在第一帖第一通 門徒弟子 

有人問道:在本門的傳統中,應視門徒為某某法師之弟子,

或是視為如來和親鸞聖人的弟子呢?這一點我不甚明白。

還有,到處可見有人擁有非正式的門徒團體,並且向所屬的寺院住持隱瞞,

有人說這樣是不應當的,這一點也讓我感到困惑。請為我開示。

答道:這些問題的確都是很重要的問題,我就簡單地說一下就我所知的本門傳統,

請聽我道來。

親鸞聖人說:『親鸞,一個弟子也沒有。』《嘆異抄》第六條

其原因是,『我是向十方眾生說出如來的教法,只是如來的御代官(代表),

一點也沒有宣說任何新的法。我自己信如來的教法,並僅僅以此教人而已。

況且,我有何能耐能教人什麼,然後說自己有弟子呢?』

因此,我們彼此都是同行,也因為如此,聖人敬稱為『御同朋』、『御同行』。

然而,最近有身為大坊主的人,自己連本門所教的安心旨趣都不明白,偶而到有人談法、

聞法的地方去時,就嚴厲地斥責那些弟子,不時地破壞其和諧。

這些坊主自己不仔細聽聞信心的真實義理,還用這種態度來對待弟子,

讓自己和弟子都無法信心決定,一生空過。如此自損損他,此罪過實難逃。悲哉,悲哉!

 不是現代人,自古就是這樣,大家喜歡做上人,做人上人,高人一等,要人家尊敬他。

這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但是,這是雙方的認知問題,不是一方想做大就可以最大,

也要有人願意讓他做大,而且肯讓他做大,他才有機會,這是知見的問題,都需加強。

親鸞聖人這樣的教,蓮如上人這樣的詮釋,還是有那麼多的人想做大,被接受而偶像化。

就是因為有那麼多的人不長進,甘願做小,甘願被奴隸化,做偶像的崇拜,無知!

希望這一點上要努力,如何努力?增加自己的知見,多讀經,就是聖教,尤其是淨土較。

淨土教有三經一論,當然是以此為本,但是光《無量壽經》,傳世的就有五本,

有機會也都應當讀讀,不能只光看一本魏譯本,《阿彌陀經》也一樣,要兩本都看。

不是我要求,這是每一位負責任的人必須有的態度,必須對自己負責認,不可以推辭。

你要對自己負責任,就要自己有眼睛,有眼睛才能分辨是非,分辨對錯,不會被騙。

淨土三經一論的會通,所說的三經一論,是要、最好是要全部都讀過,能夠會通最好。

這樣的你才不會被迷,不迷於事相,不迷於權利地位,也不被權利地位所左右。

不要認為達摩祖師所找的人只能有一位,那是因為每一個人都在迷中為權力慾望所迷。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