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延云:第一四天王,第二忉利天,皆自然在虗空中住止,無所依因也。(文)
憬興破甚非也。
下經說:必得超絕去,往生安養國,橫截五惡趣,惡趣自然閉。
何言淨土有人天趣耶?
又自釋下卷文云:今即人天雖名善趣,對於淨土,亦名惡道。
云五惡道,在此穢土,先斷見惑,離三塗因果,後斷修惑,絕人天因果。
若生淨土,五道頓捨,故云橫截。橫截者,其果自閉其因(下十九左)。
今何前後相違耶!
又逐本業者,亦非也。由念佛因生彼,證虗無極之證果,豈回人天有漏戒善,
而可得彼妙果耶。
憬興本以極樂為應化土,而不知不可思議妙,五乘齊人,同一寂滅無為法身,
故致此謬。惜哉。
自然虛無之身,無極之體者。
嘉祥云:以神通無所不至,故無極之體,色如光影,故云虛無之身,非竟無色狀也。
欲顯形相勝,後作問答校量。(文)
義寂云:非胎藏所生育,故自然,非飲食所長壽,故虛無,非老死所殞沒,故無極。
(非長養之身,非終極之身。)
憬興云:虗無無極者,無障故,希有故,如其次第,即求那羅延力願之報也。(文)
玄一云:言虗無者,橫無障礙故。言無極者,縱無衰退故。(文)
望西依用此等諸師義耳。
此等諸師解釋,但約淨土身相,無礙無滅極堅,而不為法身平等證果,
大與今家異也。
《略箋》云:皆受自然等者,自然假莊周語,非用義也。
《涅槃無名論》云:至能拔玄根於末始,即群動以靜心。恬淡淵默,妙契自然。
虛無謂無為解脫,名為虛無。
《涅槃》曰:又解脫者,名曰虗無,虗無即解脫,非作所作。
《肇論》云:無為者,取乎虗無寂寞之妙絕於有為。
又云:虗無重玄擬老書為文,謂涅槃,今謂自然虗無,乃是無涅槃之義,
內證寂滅真理,外現四十八妙相,故云虗無之身也。
無極之體者,無極亦借語俗典,《肇論》云:
物不異我,我不異物,物我玄會,歸乎無極。
今謂,無極者,即真理之謂也,內得真理無極。外受壽命無量,故云無極之體。(文)
《會疏》大同玄一釋云云。
《貫思》云:影、祥等五釋約通途。
當家釋曰:虗無身無極體者,法身如來。(文)
《梵響》云:虗無之身,來去無礙,無極之體,長短無方也。云云
此亦相似玄一等釋,《要解》云:皆受自然等者,如《證卷》引《涅槃經》。
(虛無解脫,無為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