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又云:又言『如是』者,即此指法,定散兩門也,『是』即定辭,

機行必益,此明如來所說言無錯謬,故名『如是』。

又言『如』者,如眾生意也,隨心所樂佛即度之,

機教相應復稱為『是』,故言『如是』。又言『如是』者,

欲明如來所說,說漸如漸,說頓如頓,說相如相,說空如空,

說人法如人法,說天法如天法,說小如小,說大如大,

說凡如凡,說聖如聖,說因如因,說果如果,說苦如苦,

說樂如樂,說遠如遠,說近如近,說同如同,說別如別,

說淨如淨,說穢如穢,說一切法,千差萬別,如來觀知,

歷歷了然,隨心起行,各益不同,業果法然,眾無錯失,

又稱為『是』,故言:『如是』。

次所引文,〈序分義〉釋,釋如是句有三重釋,悉被引之。

初、約定散,在文分明。言定辭下,別釋,云言無錯謬,蓋其意也。

機行等者,釋名門云:定散隨機,義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

必籍教行之緣因,乘願往生,證彼無為之法樂。(已上)

是又可有隱顯之義, 依顯說者,定散之機各修己行,預其利益;依隱說者,

定散之機各乘佛願,得往生益,是宗旨也。

次、約弘願,如眾等者,以稱名行為佛本願,如眾生意,令生淨土,

故〈定善義〉解雜想觀神通如意之文有二,其一釋云:如眾生意,

隨彼心念,皆應度之。(已上)則其意也。

後、約諸教,此釋中有十雙二十重,其文可見。

又云:「從『欲生彼國者』下至『名為淨業』已來,

正明勸修三福之行,此明一切眾生機有二種:一者定,二者散。

若依定行,即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以應散動根機。

次所引文,顯行緣釋。

機有等者,定散雖為所修之行,望佛本願,意在專稱,故其定 散只是機分,

是故二機共歸佛願,可得往生,故云眾生機有二種:一 者定,二者散也。

顯開等者,此釋就云「若依定行則攝生不盡,是以如來方便顯開三福,

以應散動根機。竊伺宗旨,此次可言於散動機亦有二種:善人、 惡人,

若依三福,攝生不盡,故佛顯開弘願一行,應其惡機。於其惡機亦有二種:

長命、短命,上盡一形、七日、一日乃至十念,皆是以應長命之類,

乃至一念聞名往生,應短命機,是佛大悲不漏眾機之深要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