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彰釋迦微笑素懷者,《經》云:爾時,世尊即便微笑。(已上)

〈序分義〉云:此明如來以見夫人願生極樂,更請得生之行,稱佛本心,

又顯彌陀願意,因斯二請,廣開淨土之門。非直韋提得去,有識聞之皆往,

 有斯益故,所以如來微笑也。(已上)

問:言二請者,上欣淨緣之別去行思惟、正受二請是也,

其二請者是在定善,其定善者非佛本願,何稱佛心為微笑由?

答。《觀經》所說定、散、弘願之三門也,而說定散為顯弘願,

《選擇集》云:又說定散為顯念佛超過餘善,若無定散,何顯念佛特秀!

例如《法華》秀三說上,若無三說,何顯《法華》第一!

故今定散為廢而說,念佛為立而說。(已上)故請定善顯隨他教,

其定善外佛開散善,應散動機,其散機中猶有不堪廢惡修善,

佛為其機說念佛行。依是義故,初所微笑雖約定機,佛之本懷遂在念佛,

今此解釋顯此義也。

因韋提者,別所求意,經文及以〈序分義〉釋如第一卷鈔中所出,

可見彼文。

是以《經》(《無量壽佛觀經》)言:『教我觀於清淨業處』,

言『清淨業處』者,則是本願成就報土也。言『教我思惟』者,

即方便也。言『教我正受』者,即金剛真心也。

言『諦觀彼國淨業成』者,應觀知本願成就盡十方無礙光如來也。

言『廣說眾譬』,則十三觀是也。

教我等者,問:今此文者,欣淨緣下通所求也,未關西方,

何云本願成就土耶?

答:元自所言此一段者,今師聖人己心領解隱彰意也,通別所求十方、

西方轉入教義,更非可濫,故今所指雖亘十方,遂其所尅志在西方,

故從本意釋之無過,暫遊心於常途所談教門之外,可信深 意徹到趣也。

教我思惟等者,問:窺大師釋,思惟即是觀前方便,正受即是約觀成位,

而今料簡,於釋思惟雖云方便,不云定前,其意不詳;又解正受,

何云金剛真心也耶?

答:此義乃又隱彰意也。先釋思惟:不言觀前,不分深淺,

只顯定善為方便義,如來方便,答請隨他之教故也。次以正受配真心,

意定散、弘願次第轉入,《觀經》密意,此乃散動根機定善不堪之時,

行彼散善;於其散善廢惡修善難成之時,終歸念佛,正得往生見佛之益,

故就落居如此釋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