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華經》〈大施品〉言:願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
其餘無量、無邊、阿僧祇諸佛世界所有眾生,
若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諸善根,欲生我界者,臨終之時,
我當與大眾圍繞,現其人前;其人見我,即於我前,得心歡喜,
以見我故,離諸障閡,即便捨身,來生我界。(已上)
次、《悲華經》,其文大同。
此願成就文者,即三輩文是也,《觀經》定散九品之文是也。
次此願下一行餘者,私御釋也。
觀經等者,問:九品之行是散善也,何云定散?
答:總標定散,其二善中別舉散善之中九品,三輩、九品為一機,
故標九品也。
又《大經》言:又無量壽佛,其道場樹高四百萬里,
其本周圍五十由旬,枝葉四布二十萬里,一切眾寶自然合成,
以月光摩尼持海輪寶眾寶之王而莊嚴之。乃至阿難!
若彼國人天,見此樹者得三法忍: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
三者無生法忍。此皆無量壽佛威神力故,本願力故,滿足願故,
明了願故,堅固願故,究竟願故。乃至又講堂、精舍、宮殿、
樓觀,皆七寶莊嚴,自然化成。復以真珠、明月、
摩尼眾寶以為交露,覆蓋其上。內外左右有諸浴池,
十由旬或二十、三十乃至百千由旬,縱廣深淺各皆一等。
八功德水,湛然盈滿,清淨香潔,味如甘露。
次、《大經》文,明道場樹。
問:道場樹者,既是極樂淨土道樹,定是可報,何屬化耶?
答:此道場樹與佛身量不相應故。諸師各作種種異解,其中興師存佛身報,
此道場樹為化土義;又玄一師設三義中,初義同之。集主之意,依此等義,
判屬化也。
謂興師云:又無量壽佛至隨應而現者,述云:第二、辨道場樹,有三,
此初,道樹昇相也。一里三百步,故四百萬里十二萬由旬,
應知前菩薩小土見道場願而所成也。有說:
隨彼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以佛神力故,縱小道場樹,
不相妨礙。若爾,所餘宮殿不應各稱 其形大小故。
今則彼《經》佛量既他受用身故,此道樹即化土,故不相違也。
二十萬里者,六十千由旬,應不稱其本量故。又有云二百萬里, 蓋是正也。
(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