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善見太子問一大臣名曰雨行:「大王何故為我立字作未生怨?」

大臣即為說其本末,如提婆達所說無異。善見聞已,

即與大臣收其父王,閉之城外,以四種兵而守衛之。

毘提夫人聞是事已,即至王所,時守王人,遮不聽入。

爾時夫人生瞋恚心,便呵罵之。時諸守人即告太子:

「大王!夫人欲見父王,不審聽不?」善見聞已,復生瞋嫌,

即往母所,前牽母髮,拔刀欲斫。爾時耆婆白言:「大王!

有國已來,罪雖極重,不及女人,况所生母。」善見太子,

聞是語已,為耆婆故,即便放捨,遮斷大王衣服、臥具、飲食、

湯藥。過七日已王命便終。

善見太子見父喪已,方生悔心,雨行大臣復以種種惡邪之法,

而為說之:「大王!一切業行都無有罪,何故今者而生悔心?」

耆婆復言:「大王當知,如是業者,罪業二重:一者殺父王,

二者殺須陀洹,如是罪者,除佛更無能除滅者。」善見王言:

「如來清淨,無有穢濁,我等罪人云何得見?」善男子!

我知是事,告阿難:「過三月已,吾當涅槃。」故善見聞已,

即來我所,我為說法,重罪得薄,獲無根信。

善男子!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故作是言:

如來定說畢竟涅槃。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實義,二者假名。

假名菩薩聞我三月當入涅槃,皆生退心,而作是言:

「如其如來無常不住,我等何為?為是事故,無量世中,

受大苦惱,如來世尊成就具足無量功德,尚不能壞如是死魔,

况我等輩當能壞耶?」善男子!是故我為如是菩薩而作是言:

「如來常住無有變易。」我諸弟子聞是說已,不解我意,定言:

「如來終不畢竟入於涅槃。」(已上抄出)

次《涅槃經》。所引廣博,不能具解,宜知大意。

問:今引此文有何要耶?

答:彌陀名號與涅槃理,其名雖異,其性是同,此義文、義共分明也。

先言文者,《大經》下云:其有菩薩,生疑惑者,為失大利,

是故應當明信諸佛無上智慧。(已上)

又云:當知此人為得大利,則是具足無上功德。」(已上)

或云智慧,或云功德,其言雖殊,共是名號,是指彌陀歎云無上,

而諸教中稱無上者涅槃一法,謂《智論》意,大乘法中大般涅槃以為無上。

又《喻伽》云:復次,云何有上法?謂除涅槃餘一切法,

當知涅槃是無上法。(已上)彼此無上可知一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