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辨問曰:罪業妄念任他,自專稱念,必許可往生者,人皆住惡見,不恐惡業,
好作眾罪起妄念,還可墮惡趣也。
然一往先以制惡息妄為安心之面,可令恐粗強罪,如何?
上人答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諸佛通誡也。
然造罪凡夫念佛往生之義,全非云好造惡業起妄念。
今恐惡趣之苦果,願淨土之快樂者,專制斷三業罪,可奉行三業善;
雖知此道理,愚痴凡夫,更難制止妄念惡業,此事嘆而有餘,可恐可恐!
爰彌陀本願,為救如此之凡愚,以易行易修之名號,令點犯罪咎;
得此意之輩,何寄事於他力本願,好造大罪哉!
縱使煩惱強盛,不禁淫酒肉辛,不止貪愛瞋憎者,雖似好造惡,只是本性之所致也,
依憑本願,今更非許作之。
然則於粗強罪者,聖道淨土共恐,後世之人,何不禁之?
至細隱罪者,云聖道云淨土,誰制止之?
凡於造惡,有輕次重三品,五逆重罪,造此之者希;
在家十惡之中,殺盜二罪,適雖有禁之,自餘八罪盛犯之。
於出家罪者,有持戒人者,可有破戒;無持戒法之人者,依何有毀犯?
於無戒之僧尼者,與在家無差別;縱僅雖禁淫酒肉辛,只是一旦制禁也,
不止念者不可謂戒行具足。
然但虛受信施,不淨說法等之自餘眾罪,不可稱計。
所禁之罪,僅一二也;所犯之惡,數過塵沙。如此造罪之輩,以自力爭可得解脫哉?
是故憑他力本願滅罪增上緣之功用,以念念稱名,隨犯隨懺也。
但至云誡惡見可為安心面者:言犯罪之人,不得解脫者,是聖道門之安心也;
言雖造惡業,稱名號得往生者,是淨土門之安心也。
所以捨聖道歸淨土,濫觴難制罪障之故也;
若夫可制伏罪業,可息妄念者,戒定慧三學,何法不修行之?
故知,成此見解之人者,永不可信他力本願者也;努力可思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