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別明大士
有二菩薩,最尊第一,威神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
彼二菩薩,其號云何?佛言:一名觀世音,二名大勢至,是二菩薩,
於此國土,修菩薩行,命終轉化,生彼佛國。
唐譯云:彼二菩薩,光明常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佛言:世尊,彼二菩薩,
名為何等。佛告阿難,汝今諦聽,彼二菩薩,一名觀自在,二名大勢至,
阿難此二菩薩,從娑婆世界,捨壽量已,往生彼國。(文)
漢本(二之廿五)云:其諸菩薩中,有最尊兩菩薩,常在無量清淨佛左右座邊,
坐侍政論,無量清淨佛,常與是兩菩薩共對坐議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事。乃至
其一菩薩名廅樓亙,其一菩薩,名摩訶那,光明智慧最第一,其兩菩薩,頂中光明,
各焰照他方,千須彌山佛國常大明。乃至佛言,其世間人民,善男女人,
若有一急恐怖,遭縣官事者,但自歸命,是廅樓亙菩薩(吳本言二菩薩)
無所不得解脫者也。(文) 吳本同之。
宋譯云:有二菩薩,身光遠照三千大千世界。阿難白言:此二菩薩者,有大身光,
其名云何?佛告阿難:二菩薩者,一名觀自在,二名大精進,現居此界,作大利樂,
命終之後當生彼國。(文)
今解云:上諸聖中,既有一生補處及自在化,今此二大士,寧無二德乎。
《小經》說,其中多有一生補處。此二大士,亦應有補處德,今歎補處德,
言最尊第一也。
漢、吳兩本,說二大士補佛處成佛,又說是二菩薩,常在本佛左右,坐侍正論,
八方上下,去來現在之化事。此二大士,輔佐佛化之事,猶如宰臣居王左右,
而輔佐王政事,此乃究竟補處德也。
照三千大千世界者,漢、吳本說,照他方千須彌山佛國。
《觀經》云:觀音圓光,百千由旬,勢至圓光,百二十五由旬。
《大論》四十二云:觀音勢至,身出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沙世界。(望西所引)
望西云:三千界者,令知分齊。
問:一切補處,同位等行,二菩薩光何獨最尊?
答:隨時不定,例如《觀經》二士光明,勝劣不同。
故義寂云:隨所化機,身量不定,光明大小,不可一例。(巳上)
《大論》四十二云:如遍吉菩薩、觀世音、大勢、明綱、無量光菩薩,能有是力,
身出無量光明,能照十方如恒沙世界。巳上如此文,不止二士勝,勿偏執矣。(文)
今謂,於平等中,示現差別耳。
阿難白佛止二名大勢至者,次問答其名,諸譯皆有之,由此言之,
《觀經》在于此經之後,以之可知,若在前則阿難何不知其名耶!
觀眾生稱名音救故。(《法華》)
見者得菩提,稱名者脫苦故。(《思益經》)
觀一切生大悲心故。(《悲華經》)
常觀察世間,慈悲利益故(《功德莊嚴王經》)名觀音。
慧光普照,令離三塗,得無上力,大勢力故。(《觀經》)
投足動三千及魔宮殿故。(《思益經》)
由願取大千世界故。(《悲華經》)名大勢至,為利益一切眾生,故說二大士名耳。
梵名釋名如《音義》、《會疏》等。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