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三常修梵行,文言少欲知足,無染恚癡故。

《涅槃》梵行品七善知等為梵行,知足其一也,又離三毒垢染名為梵行。

少欲知足者,《涅槃經》云:於未得之財不生貪名少欲,於已得之財不生貪名知足。

知足是現在,少欲是未來。(文)(知足字出《老子》)

如《會疏》引法位釋及《遺教經》。

四止觀深勝,文言三昧常寂,智慧無礙故。三昧,此雲調直定,新雲三摩地,

此云等持。舍摩他水湛常,故云常寂也。智慧無礙者,毗婆舍那運轉自在如流水,

故曰無礙。定慧不二故寂與無礙互不相妨,是為深勝,作願、觀察二門在此中。

五質直無邪,文言無有虗偽諂曲之心故。虗者無實,偽者非真,諂者佞諂,

曲者邪曲,菩薩常修其心,永離諸過,故曰無有。

六柔善謙遜,文言和顏愛語,先意承問故。內無毒心,故言色柔順,而以善言慰諭,

故曰和顏愛語。愛語者,能隨順眾生,善言慰諭,聞者愛樂其語,故名愛語。

下意接人,故曰先意承問。《禮記》曰:君子之謂孝者,先意承志,諭父母於道。

孔穎達云:先意,謂父母將欲發意,孝子預前達知父母之意而為之,是先意也;

承志,謂父母已有志已,當奉承而行之。

菩薩於一切眾生為父母想,故平等先意承問也,此歎菩薩柔順謙下之德。

七勇進無退,文言勇猛精進,志願無倦故。薩埵,此云勇猛,於菩提道志願勇猛,

故名菩提薩埵,況法藏自云:縱沈無間諸地獄,此願不退,斯乃尅成發願,

於彼力精所欲之願,故云勇猛精進。《十住論》曰:一切菩薩發十大願,

謂眾生都悉滅,我願便應息,如是乃是十事實不盡,我是福德善根亦不盡不息。

故云志願無倦。(《會疏》)

八志求大乘,文言專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故,如《涅槃經》云:大乘者一實諦,

一實諦者,一道清淨無有二也。此法純一無雜,故曰清白之法,為惠利眾生,

專求此法,即是本願一實清淨功德名號也,彌陀所求為惠施,故佛所得道,

全眾生所得,故說其有得聞彼佛名號等。宗家釋願力白道云:

眾生貪瞋煩惱中能生清淨願往生心。(文)

九專行恭敬,文言恭敬三寶,奉事師長故,三寶是福田,師長是恩田,

可恭敬、可奉事之處也。三寶有一體、別相、住持,如《三寶章》,今住持兼別相。

師長者,或相違釋,或持業二幷得,如《論註》及《序分義》。

十大誓莊嚴,文言以大莊嚴具足眾行,令諸眾生功德成就故,大莊嚴者,

即指上大誓願,經曰大顯莊嚴,(《大品經》第四之十五)《論》曰大誓莊嚴,

(《智論》四十五初)此五劫思惟之大願以導永劫大行,以行滿願故,曰具足眾行,

願行具足義在茲矣。如是願行具足為令諸眾生功德成就,然則願行具足,

體即六字嘉號故,即是眾生願行之體也。令諸眾生似指當時眾生,意實及未來,

如《蹄涔記》二(十七)會。

《影疏》云:以大嚴等者彰行成就,以大嚴者,以福智二嚴而自嚴也。

具眾行者明利他,以行教他,故令眾生功德成就。(文)

憬興云:以大莊嚴者,即福智二莊嚴已成就故,備施等眾聖行也,

以己所修利眾生故,令功德成。(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