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具阿彌陀佛的知見,當然是成就阿彌陀佛,不然的話,阿彌陀佛要我們念: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歸命,就是成就,歸命就是回歸,回歸於阿彌陀佛。

成就,成就了甚麼,甚麼是我們要成就的,我們能成就的,就是『阿彌陀佛』。

有各種的不可思議,其中佛法的不可思議,就從『南無阿彌陀佛』表現無遺。

上面講說,聖道門的修行必須要有護法,要有一明師為護法,不然容易著魔。

但是目前我們所處的時代,叫末法時期,所謂邪師惑眾,如恒河砂之多。

要找一位明師,難阿!外緣又多,五花八門,都說可成,但是無一為是。

黃糵斷際禪師在他的傳心法要說:

「唯此一心即是佛,佛語眾生無別異。…不離一心,悟之即是。

  今學道人,不向自心中悟,乃於心外著相取境皆與道背。」

十善,是十種壞事,是戒不犯,並不是有十種的善事叫十善,凡夫。

不是要你去做善事,去募善款,要募多少會員,功德才大,可以表現在服裝上。

這是有相的法,你做善事變成有目的,有所求的,這不是修行人應該求的。

很多人這樣做,又教人這樣的做,還要把這所謂的「功德」要回向莊嚴佛淨土。

你會說佛淨土,佛的報土是無為清淨的,你者有為汙穢的所謂「功德」無法進入的。

要長眼阿!要有智慧,不要人云己云,不長眼就是瞎子,自己不長眼了已經是錯,

還要教導人家,帶著一群不長眼的走,危險至極,不出亂也難,要用心阿!

聖道門、自力之法,修行者資質不足,又沒有明師的護持,非常容易走偏。

不可靠阿!聖道門難行阿!還是依淨土之易行教,安全又容易,穩當沒風險。

入淨土法門,有機會應當讀淨土三部經,《佛說無量壽經》、《觀經》及《阿彌陀經》。

聖道難行,這是從龍樹菩薩以下,各個祖師都持相同的說法,在漢地各宗也是如此。

禪宗有很多祖師如永明延壽禪師、蓮池、藕益等,都是以念佛行著稱,並依此教人。

天台宗更是行天台,歸淨土,我所知道的密教蓮華精舍更是一樣歸於淨土。

但是他們都各自以他們宗派的理論去解讀淨土,會與阿彌陀佛的本願有所相悖。

如一般目前在勸人念佛者,要人家多念佛,這是對的,但是為甚麼要多念佛?

說是,經上說『一心不亂』,要念到一心不亂,但是這是很深的定功夫,非是凡人所能。

所以又降低標準,無法到一心,最起碼要功夫成片,所以要認真念,以免無法往生。

念佛行者,佛攝取不捨故,一定是身心安樂,無所罣礙,天天沐浴在佛的恩典,

故時時是感念佛恩的,不念佛時還是知道往生已成就,故念佛是感佛恩。

今天,念佛一定要達到一心不亂,不然就往生有礙,那,一心不亂是不可能達到的。

天天面對著一個不可能的目標,追求著這不可能,惶惶恐恐的度一生,是非常可憐的。

還有的人把念佛當功德,一天念一萬、兩萬,…積功累德,又認為他比別人高明。

好像我念佛,我的功德大,高高在上,這些都很危險。

淨土法門,是阿彌陀佛憐愍眾生,知道眾生無力出離,為我們眾生成立、建立的。

目的是要救度我們,只要我們願意往生,相信阿彌陀佛的本願,無疑無慮即得往生。

為什麼念佛行者,各個都是滿心歡喜,因為他們已信入本願,已成就往生,安心了。

「貴在於知見」,當然這尊貴的知見是阿彌陀佛所賜與,但是也要我們能領納。

講阿彌陀佛的本願經典,就是《佛說無量壽經》,這是有心深入淨土一法者應該讀的。

讀經要能體解經中之真實義,這是行者能夠從讀經典之中得到真實之利的方法。

但是經典中含意很深,尤其是《佛說無量壽經》,必須要有深入經藏者解釋、註解。

《佛說無量壽經》隨然傳來最早,但是在漢地的註者只有兩位,淨影及嘉祥。

高麗(今韓國)也有兩位,即元曉和憬興,而東瀛的註家眾多。

本書取自妻木直良所編之真宗全書的第一冊,註者為淨土真宗淨信院道隱法師。

於真宗有即深入之研究,窮究真宗之教典,與其師及同門三人,為當時所重,

而共享有真宗學界「淨土真宗空華派三哲」之美名。

拜讀本書,如逢至寶,所述者處處有精闢之論說,是有志於淨土宗的學人應讀之作。

今將全書分段刊登,旁加自己的讀書心得,用以功養大家,祈望大家能因此獲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