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三重

欲修於正行 正助二業中 猶傍於助業 選應專正定

這是使本願念佛獨立而不使助,這樣確立著專修念佛。

法然上人觀察著當時的一般人乃至最後的一人,使其都能救度而徹底著。

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等,

這在有知識、有財產的人們以此做念佛的助業或許有價值,

而一般無產人或愚惡凡夫欲修這助業則是困難的,

因此才令人不挫於助業,指示單單念佛得救之一道,

這樣像耳四郎、遊女等輩都不留一個的得救之道,才徹底彰顯明瞭。

世親的「五念門」是聖者道,善導的「五正行」是凡夫道,

其中指示救極惡的凡夫是單單念佛一道最適合;

然善導大師的正行是以稱名做正定業來圓修的,

因此法然上人勸專修念佛傍於助業的所在,才徹底了其批判。

於是主張專修念佛,以念佛為完全的一宗而獨立的同時,

以三選的批判為內質而顛覆一切既成的教權。

擱聖道、拋雜行、傍助業———這樣來專修念佛。

這擱、拋、傍三字是很銳利的文字,

以此捨閉擱拋的批判可以來對比日蓮上人的四句格言

「念佛無間、禪天魔、真言亡國、律國賊」,

這可能因法然上人的批判而反動引導日蓮上人的批判。

依這樣的批判才完成了「但以念佛得救」之淨土教的獨立!

如此經過三重的選擇與淘汰,表示專修本願名稱的真宗之正意。

其最後之關鍵就是第三文引抄的信疑決判文。

為了我們愚劣凡夫,選擇聞而能稱的名號迴施來給我們,

這本願所選擇的名號自體即是表現著本願。

而示念持之信心才是往生之一路,決斷念佛行者必具三心,因此才說:

生死之家以疑為所止 涅槃之城以信為能入

這指示念佛是聖化的生命,須要離自力計度,

即是離疑情而隨順佛願之運作的信心,此是最為重要的。

換句話說,領納聖的迴施就是信,離於聖的迴施就是疑,

欲以念佛全成如實的聖化,不外於捨棄疑心而正信。

這樣成為轉迷開悟的契機是「信心」,

故我聖人承此選擇集三心章的信疑決判展開了信卷,

表示這旨趣在本偈說:

 還來生死輪轉家    決以疑情為所止  

 速入寂靜無為樂    必以信心為能入

然而以為法然上人是勸行,親鸞聖人是勸信,這樣對立的看法是不周到的。

又以法然上人忘信而固執行,親鸞聖人捨行而偏信,

如果這樣想即錯會兩聖之意。

法然上人念佛往生之宣言是揀別諸行往生,絕不是否認信心的,

選擇集三心章正是開闡念佛往生之根本義。

親鸞聖人教、行、證之三法組織是承念佛往生之本願章,

教、行、信、證之四法組織是承必具三心的三心章;

兩聖的大道決非二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