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淨土一法簡單化,不要把它太複雜化,佛要救我,我要讓佛救度!
『Faith is simple, nothing special.』
信心就是那麼的簡單,沒有甚麼是特別的,就是佛自己發願要救度我,我願意!
雖然說,法藏菩薩的五劫思惟,兆載永劫的修行,就為了救度我一人。
除了感恩外,我當然是欣然接受,媽媽辛苦煮的一桌菜,你能挑嗎!謝謝!吃飽!
有一段莊松同行和他同修的對話,可以引用他:
『莊松告訴他:健康有毛病的人才會挑食。
又平再問:那麼,任何的人說教都一樣嗎?
莊松答:不,什麼東西都吃,也是病態。
另有一人問:莊松兄,我並不覺得如來的大恩有多可貴,如果我能真實領解,
是不是就能過著日日謝恩的生活呢?
莊松告訴他:我不是來講那種麻煩事的,我也著實不懂,
你怎麼不憑你有的東西過日子呢?我也是在過我的日子呀!
你問這種話有什麼用?』
莊松同行認為彌陀的願力就是要救度我,我也領納了,以後就是過著平順的日子。
所謂平順的日子,就是生活在與佛同在的日子,去體會,用心去體會。
以前迷迷糊糊的日子,還好沒死,不然不知道要到何處,體會那種驚。
蒙佛救度後的安心,那種的滿足,不要外求,佛的救度就在自心,去感悟去領悟。
所以他說,不是來講那種麻煩事,有如一盆水,動的水,不能照物,要先停!
你捧著盆子,吹著水面,要他停,越吹越亂,放下,放下就自在,作用就起來。
他力的淨土教法和自力行的教法有些不同,自力行要行人先起厭離娑婆之心。
起了厭離之心後,慢慢生欣慕極樂之想,聽起來好像是很正確,但不容易。
這厭離之心難起,大家都是好死不如歹活,生了病要死了,還是要急救。
腦死了,心跳都要靠機器維持,還是想救,就是不想死,放不下,放不下這一切。
他力淨土真宗就不同,先生欣慕極樂世界之心,欣慕心起即是往生之同時,應知!
當生欣慕心後,這厭離娑婆的事,慢慢就會成,不成也成,因為是阿彌陀佛的願力。
那麼欣慕的極樂淨土究竟是如何的淨土,如果說是至極快樂的地方,又不正確。
引用淨土真宗的中興之祖蓮如上人所說:
『如果你以為淨土是至極快樂的地方,所以想追求,那你就永遠不可能成佛。』
曇鸞和尚在《往生論註》直言:
『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
不是為了要逃避痛苦,不是為了要追求享樂,才生欲往生心。
是為了要救度眾生苦,知道自己無能力,要全仗佛力,只有極樂淨土能,故欣願。
而佛的救度更特殊,更殊勝,不是一對團體,一個對好多個的救度。
阿彌陀佛的救度是,一對一的救度,每一個都是特別的,都是慈親與獨子的關係。
阿彌陀佛的說法,是直接的,直接向你一人說法的,為你個人而說的。
維摩詰所說經對佛的說法,是這樣的形容,經說:
『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皆謂世尊同其語,斯則神力不共法。』
在阿彌陀佛的心中,我們每一位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會親自並無時無刻照顧的。
我們是應該這般的體會,應該以這般的心情去領納,去感念佛恩,不能或忘。
應以這樣的心情去體會,在信了阿彌陀佛後,如果好像真的作了些好事,
應該這麼的想,是阿彌陀佛所使然,不是我自己變成為一個好的人。
不要忙著去做甚麼功德,去作好事,唯有信受阿彌陀佛,一切就隨緣盡本份即可。
就如一開頭所講,信心就是那麼的簡單,沒有特別的,也希望永遠保持簡單。
不用想說,想要努力去獲得信心,把自己搞得裡外都不是,還忙忙碌碌的。
就是放輕鬆,就是信、唯是信受阿彌陀佛即是,你信阿彌陀佛,信就在裡面。
信心不是你可以在你自己的內心裡創造出來的,不要給自己壓力,唯是信受。
這信心是阿彌陀佛所創的,阿彌陀佛所成就的,我們自己想創,就到不了佛的淨土。
把所有的想法、感受都放掉,也不要想自己創造出甚麼,就是信受阿彌陀佛則可!
佛所賜的「信心」,是阿彌陀佛能令我們成佛的依怙,是我們死後能成佛的明證!
就是要放輕鬆,作回原來的你自己,不用特別去造個甚麼的,就是信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