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菩薩入四種門自利行成就,應知。成就者,謂自利滿足也。

應知者,謂應知由自利故則能利他,非是不能自利而能利他也。

菩薩出第五門迴向利益他行成就,應知。成就者,謂以迴向因,

證教化地果,若因若果,無有一事不能利他也。應知者,

謂應知由利他故則能自利,非是不能利他而能自利也。

菩薩如是修五門行自利利他,

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佛所得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得此菩提故名為佛。

今言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得早作佛也。阿名無,

耨多羅名上,三藐名正,三名遍,菩提名道。統而譯之,

名為無上正徧道。無上者,言此道窮理盡性,更無過者,

何以言之?以正故。正者聖智也, 如法相而知故,稱為正智,

法性無相故,聖智無知也。徧有二種:一者聖心徧知一切法,

二者法身徧滿法界。若身若心,無不徧也。道者無礙道也,

《經》(《華嚴經》)言十方無礙人,一道出生死。一道者,

一無礙道也。無礙者,謂知生死即是涅槃。如是等入不二法門,

無礙相也。

經言十方無礙等者,云其經名,云其具文,如下所引。

問曰:有何因緣,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答曰:《論》言 修五門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然覈求其本,

阿彌陀如來為增上緣。他利之與利他,談有左右,若自佛而言,

宜言利他;自眾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將談佛力,

是故以利他言之,當知此意也。凡是生彼淨土,

及彼菩薩人天所起諸行,皆緣阿彌陀如來本願力故。何以言之?

若非佛力,四十八願,便是徒設。今的取三願用證義意:

願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緣佛願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

即免三界輪轉之事,無輪轉故,所以得速, 一證也。

願言:設我得佛,國中人天,不住定聚,必至滅度者,

不取正覺。

緣佛願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滅度,

無諸迴伏之難,所以得速,二證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