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面對無知的未來是一種恐懼,面對一無所知,又被形容為極苦的未知,恐懼可知。

死後的世界是未知,一般的世人,沒有人可以預知期將如何的死,所以是無助的。

在釋尊出世前,印度就有很多的仙人,在求解脫之道上努力,一再的要突破。

在上古的漢地,傳說中有黃帝乘黃龍升天,在更早有太上老君的師父鴻鈞道長。

都是要解決生死的問題,才會有修道的念頭,才會往修道的路去進行。

物換星移,古代的人生活條件單純,可以有較多的心思往修道上、修心上發展。

六祖惠能當初聽聞金剛經,有所悟入,想到黃梅求法,但是有一老母要照顧。

就有人資助他二十兩白銀,作為安家費,給老母安養之資費,就二十兩足矣。

以現代人的生活費用,這二十兩可能僅僅過一個月的生活費,更甚的有可能一周。

要更多的時間去賺錢,也有更多的方法讓你去花錢,所以就沒有多的時間思考。

後生一大事,不是不去面對就沒事,事情還是永遠的存在,今天不面對,以後還是要。

元代的開國皇帝成吉思汗,佔了廣大的土地,想要永遠的擁有,這是歷代帝王的通病。

秦始皇就是一位,才會有徐福的出海求仙丹,到今天日本還有徐福廟,應該是到日本。

成吉思汗為了不死,找了全真教,問不死之方,全真教只能誠實以對,沒有不死之方。

都要去面對,就是尊貴如帝王還是如此,一定要面對,不能逃避,就是面對。

曇鸞大師找陶隱居求仙經,也是為了要長生,為了要有更長的時間修道。

見了菩提流支後,知道這種的長生法不是究竟,所以焚燒掉仙經,歸入淨土真長生。

我們這個身體叫業報身,由眾業、因緣所成就,今生今世的業因了了,就會離開。

所說的離開就是死了,前生未了之業,今生所造之業,成為下一生之因。

下一生要投生到那裡,要看所結、所成就的業,業重的先報,就往那裏去。

這些業,既然是自己造的、成就的,你一定得面對,無法逃避,早晚都要去面對。

念佛也是業,是善業,但是沒有願力,就不能往生,將來成就大福報。

福報大,就容易造大的業,有可能是大善,但大都是大惡業,都要受報。

造善業、大善業,來生又是大福報,享福就是消服時,福盡了就要墮落。

把所有的福都用盡了,那剩下的就是惡業,惡業還是要受惡報,或下地獄受苦。

不出生死之輪迴,每一個人都一樣,沒有例外,涅槃經上的天帝釋就是一例。

天帝釋福盡,五衰相現前,所以用他的天眼通看下一世到那裡,一看大驚。

下一世投生到一之驢子上,不是驢胎,是驢胎耳內的一隻蟲,他要投生成那隻蟲。

趕快到釋尊面前求世尊救他,佛教他三皈依,一三皈依後,成就證果,出三界。

同時那隻母驢不小心打破了主人的東西,主人一生氣打那驢,驢子流產,驢胎也死了。

尊貴為忉利天主,還是不免輪迴之苦,我們身為凡夫更是如是,要及早面對。

莊松的故事,莊松常去的佛堂牆上分別掛有源信僧都《往生要集》中的地獄圖和極樂圖。

同行們每每都圍繞在地獄圖前,誠惶誠恐地仔细看。莊松就走過去說:

那是你們必堕之處,不久之後要看多久,就可以看多久。

為什麼不趁現在,好好地觀賞極樂世界的圖呢?”

如果不是佛的願力救度,如果不乘阿彌陀佛的願力往生,那麼地獄就是我們的歸處。

這句話不是恐嚇,這是真實語,信也是如此,不信的話還是如此,不會改變。

莊松說不用現在看,看就看那你去不了的極樂世界,想去不了又要如何能去!

思考去極樂的方法,願意去,那麼你就能成就往生,因為經說「即得往生」。

地獄必定要信,即得往生更要信,假如不能即得往生,那麼就是地獄必定。

有個深夜裡,莊松匆匆忙忙地去敲寺門,大叫:糟了!糟了!

住持走了出來,問:莊松,你慌什麼?

莊松說:我方才一個人躺在床上傻想,突然懷疑是不是真的有地獄?

並且反復急問:地獄是不是真的有?是不是真的有?

住持答道:莊松,這不太像你的問題!你已信心決定,早知有後生一大事與地獄,

為什麼又突然問起這種事?

莊松說:不!沒什麼,我只是覺得納悶。如果住持你真以為有地獄,

為什麼不將它告訴你的老婆與兒女呢?你在寺裡開法座,您的老婆和兒女都不來聽。

所以我懷疑所謂的地獄,只不過是你的買賣話,因為你是住持,所以才如此說教。

聽到這裡,住持才明了莊松深夜來此,是為了說些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