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
此總結示所破損害。
言此見者,正指下輩宿修之解,兼指上中賢聖之判。
自失等者,今經所說九品利益固為末俗,推之宿修已上賢聖。
自不進求故云自失,令他絕望故云誤他。
但誤一人,其害尚重,況誤無量。
況復障礙諸佛悲化,損害不可勝計,故云為害茲甚。
(上一段引用禪宗祖師臨濟禪師的話,是要告訴行者,甚勿錯用心。
在行的這一條路上,要小心的走,不用求什麼花招,就是信之一字。
南無就是歸命,也是發願迴向之意,阿彌陀佛就是其行,這樣的信下去。
南無的歸命,歸命於阿彌陀佛,所以有了南無,就知道有個歸命的對向。
南無這歸命的對向,這歸命的處所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南無的歸命處。
也是發願迴向,南無心一起,就應知道是我發願迴向,發願迴向什麼,
是發願迴向要成為阿彌陀佛,要有這樣的大心量,佛不會認為你不敬。
阿彌陀佛不會認為你發願迴向要成為阿彌陀佛不對,要霸佔他的佛位。
就是要有此信入,當南無之念起時,就是發願要成就阿彌陀佛時。
當起了阿彌陀佛之心念時,當知道南無的發願迴向就在一起。
其實我們的認為,那南無與阿彌陀佛是我們自己起的念。
殊不知,是阿彌陀佛的呼喚,喚醒我們,要我們回家,西方極樂世界這家。
往生要有信心,信佛不棄不捨,攝取不捨的信心,稱「唯信獨達」。
如臨濟禪師的話:
『渠且不是修底物,不是莊嚴得底物,若教他莊嚴你一切物,即莊嚴得。』
佛不用你來莊嚴,是佛來莊嚴你,佛來成就你,這樣的話你就成就了。
換一句話,你要莊嚴佛,那你是認為佛不清淨,佛不圓滿,須要再莊嚴。
佛是德行圓滿,說三覺圓滿,是九界的導師。是十身調御萬德莊嚴的。
你每天早晚課後,都說要莊嚴佛淨土,這難免有疑佛、謗佛的罪行。
這懷疑佛沒有把淨土莊嚴好,謗佛的功德不圓滿,這罪極大的。
先不談疑佛智,先就謗佛,謗佛罪在無間地獄,出期無定。
如果有這種想法,要趕快成就,要依佛力的救度,不然的話很危險。
人死後沒有佛力的救度者,要隨業轉,業重者先牽,地獄業最重。
所以今生不往生的話,套句禪宗的話,「保準你老兄下地獄如箭射」。
行淨土法門的行人,於佛的願力信心必須要正確,以免自誤。
這疑心一項,縱使能蒙佛的救度,往生後仍難免「胎宮疑城之苦」。
在蓮華胎宮內,一切所須無缺,但不能見佛聞法,這也是大苦,應知。)
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
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此總結示能破利益。
以一一出文顯證者,此指上來解九品義。
一一品下出其經文顯濁世凡夫得生之明證。
(楷云,有解科生起後門出文顯證者非。)
沾濡也,九品教法猶如甘雨,眾生受教得其益者,如枯渴沾甘雨,
故云同沾九品,餘文可見。
(上說『唯信獨達』,不可以生疑,尤其是對佛救度的信心。
信是整個佛法的中心,《華嚴經》說『信為功德母』。
一切智慧功德都由信所生,往生的利益也是由信心所得到的。
不可以沒有信,打死你的一切疑佛的所有念頭,堅定此信心。
佛不會誤眾生的,只有眾生誤佛沒有佛誤眾生的事情。
佛為了救度我們,以六字名號來攝受我們,無時無刻不關注著我們。
真宗的信心除了「唯信獨達」外,更重要的是,「名號獨運」。
這救度我們的六字名號,時時的運行於我們周身,時時提醒我們佛的救度。
名號的救度是無時無刻的,當南無起時,阿彌陀佛即在。
正當阿彌陀佛起時,就是歸命的南無,是無時無刻的關注著我們。
靜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煩的時候阿彌陀佛南無,是六字在關注我們。
不是我們能,是阿彌陀佛的南無,攝取不捨的南無關注的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