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諸記試解,其說不同,今選其中應文勢者。

掌握機系者,掌譬淨信慧。(釋名門云,淨信心手)機系喻經文。

經文能持所詮法義,如機豎系能持橫系,故喻經文以云機系。

(釋名門云,經能時緯,經能持法。)

握者持也,持物掌內無失名握,以淨信心慧深持經旨,故喻云掌握機系也。

十有(有者又也)三結者,總科七大門及其第六和會門中別科六門。

合為十二,更加偈頌總成十三,此十三段釋文結持一經深旨,故云結也。

言條條者,十三章段。

傳通記云:言條條者,即是段段。

言順理者,簡諸師解,彼違機教相應道理,今釋異彼故云順理。

言玄門者,二尊密意,其趣深遠故名為玄。

以彼密意教令眾生通入涅槃,故名為門。

應者,相應契當義也。

訖此義周者,楷定記,牒文著訓點如斯,今謂,應訓讀訖於此義周。

此義者,即指玄義也,周備也,徧也。

訖與迄同,至也,及也。

三謂三夜也。

呈示也,現也。

言前證者,未造疏前,自請求言,某今欲出觀經要義楷定古今,

若稱三世諸佛如來,釋迦彌陀大悲願意,願夢得見依正淨境,

於佛像前結此願已,日別讀誦小經三遍,稱念彌陀名號三萬遍,

果於夢中得見淨境,自此已後,每夜夢中常在一僧,(本地化身)

而來指授玄義科文。(散善楷解云,依文三卷科釋經文姑故名科文。)是為前證。

至此玄義已周備了,復更請求見彼淨境,三夜相續得見淨境,

故云三呈前證者矣。

問:夢境是虛,何足為證耶。

答:凡夢是虛,賢聖夢何虛。

  如唐華嚴第四十一文殊師利根本儀軌經八方等陀羅尼經,示以夢知得道之瑞,

  以深行位菩薩靈夢實不虛故。

  故大般若四百五十一云,晝與夢中無差別故。

  更示一文,如蘇婆呼童子經說,或夢見酒肉得,或自身墮屎坑,或喫人肉血,

  或入大火聚,雖似惡夢,而是一月或半月中當獲悉地之祥瑞也。(已上抄要)

  況疏主夢是吉祥瑞,又復釋文所示間有經不見事,其與禪林聖圖合節,

  人所信伏。(如彈憚辨)何誣靈證為虛妄耶。

上來雖有七段不同。總是文前玄義。料簡經論相違妨難。

一一引教證明。欲使信者無疑求者無滯。應知。

此正總結玄義七門。

言總是文前玄義者,對下三卷依文釋義。

言料簡等者,此舉第六門。

問:今總結七門,何特舉和會門。

答:今呈證欲使聞者於七門義斷疑生信,其使斷疑生信以和會門為主。

  故和會中,別時門云:取信之者懷疑,要引聖教來明,欲使聞之者方能遣惑。

  今固呈靈證令生信之便,乃舉和會門攝餘六門耳。

妨難者,諸師異解妨難也。

信者無疑者,謂餘取信者擇法之心切,心切故起疑。

如懷寶者數疑遺落,為使無疑故,料簡證明也。

求者無滯者,求求往生也,滯礙滯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