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正以定散十六觀法讚念佛德勝過諸善。(疏言,此經定散文中唯標專念名號得生,

選擇集云,又說定散為顯念佛超過餘善者是。)亦詮彼依正是別願所成。

則唯攝受念佛眾生以令眾生發欣求心,定散教是能讚,念佛依正所讚。

疏四云,釋迦佛說此觀經定散二善證讚彼佛依正二報,使人欣慕者是。

此定散教是從釋迦如實知見出,故名智慧輝。(如小本言,我見是利故說此言。)

文意謂,行者以淨信心手受持定散教慧之輝乃心照知彼佛依正決定攝受念佛眾生。

此照知慧即名為觀,行觀記云:『以三心手持此佛語,識知依正二報智慧名觀。

是故此觀名為教觀,亦名佛語觀,亦名佛力觀。』

楷定記云:『亦持釋迦智慧教力照彼彌陀正依等事。』

此亦依觀門境,專心注想義者亦此意也。(希聞鈔一亦同此義。)

今辨此觀通於定散,信心是體,(文先舉云淨信心手)觀是其用(文云照者是也)

若論淨信體,則平等無異。(定散諸機同信機法,同一念佛無別道故。)

觀用隨根發,有淺深不同,若利根被加,則成定善觀。(經說然彼如來宿願力故,

有憶想者必得成就者是。)

成定觀者心眼得開,明了照見彌陀依正,文云照彼彌陀正依等事者是。

下根眾生聞經說相思想淨境,亦名為觀,三輩生想名觀者是。

文云:照彌陀正依等事者。兼明散心思想觀耳。(具如前辨)

定散二觀共同信後相續味道報恩作業,非擬淨業之自力觀,今文示之。

何以得知,文既言常以淨信心之手,常字標信後相續修觀也。

深信自機捨自善執,專信佛願既滿淨業,疏言三心既具無行不成。

願行既成,若不生者無有是處者是。

此淨信後所修觀行豈擬淨業之自力觀,其報恩業斷可知矣。

智慧輝者,即是彌陀無礙智用,淨信眾生受此智用即名為持。

受持佛智用還照佛依正。例如華嚴說:

『如因日光照,還見於日輪。我今因佛力見佛所行道。』西山目之為願力觀。

照者,正釋觀之名義,若約定觀,應言照見,若約散觀,應言照知。

今單言照者,示通定散耳。

問:諸文中但言依正,今言正依,有何由耶。

答:意難測,而作二解。

  一示今觀通於定散。謂,定善觀行必先依後正,知座觀文說:

   欲念彼佛者當先作此華座想是。依報麤易觀,正報細難觀,

   故先依報後正報耳,若言照依正,則似局定觀,欲示通定散故言正依乎。

  二標信後味道觀行,若從觀行入念佛者,先依後正,觀成後入念佛,

   如論起觀生信文是。(如前引證及註文等)今文言正依者,標信後味道觀,

   歸命正報佛名念佛淨信,念佛信是本,故先舉云正,

   信後所觀不必拘先依後正次第,欲示斯義,故云正依。

論建章先舉正報云一心歸命盡十方等,以示念佛淨信為本。

次云觀彼世界相等,以示信後修依正觀,今章就首題無量壽三字,

先舉正報六字梵名,以示念佛淨信為本。次釋觀門依正境相。

今此文先言淨信心之手,以示念佛淨信為本。

次言持擲骰子輝照彼彌陀正依,以示信後報恩觀行。

當知,正依之言標先信後觀耳。

等者,等取九品文中臨終迎接滅罪得生等種種利事也。

問:首題中自餘五名各有結文,今何不結云故名為觀耶。

答:有解,觀行是所廢法,欲示此意故沒結文。(一念義家之說)

議曰:若爾經中何為每觀結名。

有解:今觀是領解觀,乃亘一部不局止題,欲示此義故沒結文。

議曰:若爾念佛亦通徧在一部,向文何為梵漢相對。

   結名號云,故言歸命無量壽覺者,又復經字亦亘一部,

   下文何結云,故曰為經耶。

今謂:欲令後學思擇觀通定散故,沒結文,何者,上釋定門境,

   今以定境而釋能觀。恐人謂觀局於定善,故云照也,示通定散。

   若結釋言故名為觀,還似定觀,若結釋言故名為照,非釋名法。

   (經題言觀不名照故)故沒結名以示通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