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第十一段:

『遇有一文不通之輩念佛,驚嚇之曰:汝信誓願不思議念佛,或信名號不思議耶?

 又不為之解說二種不思議之詳細意義,而令其疑惑。

 此事務必留心分辨清楚。

 彌陀依誓願之不思議,創制易持易稱之名號,又有迎取稱此名字者之約束。

 因此,相信任由彌陀大悲大願之不思議救度,則可出離生死,

 而心想念佛乃如來意圖則毫無自己意謀挾雜,故亦本願相應,得以往生真實報土。

 既已相信此乃誓願不思議意旨,則名號不思議亦已具足,

 誓願、名號之不思議同一,更無所異矣。

 夾雜自己意謀,以為善惡有別,助障往生,則是不信誓願不思議。

 居於己意之念佛,乃自力之行,實乃不信名號不思議者也。

 雖然不信仍能往生邊地、懈慢、疑城、胎宮等地,

 再依果遂之願,遂生報土,此乃名號不思議力,亦即誓願不思議,故二者一也。』

法藏比丘以五劫的思惟,兆載永劫的時間修持圓滿了願力。

成就了救度眾生的不可思議之願力,而這願力具體表現於名號之上。

佛名號 南無阿彌陀佛具足佛的全體之智慧、德相,而這是因為佛願力之故。

為了圓滿願力,圓成救度眾生之事業,將全部的不可思議願力功德入於名號中。

所以佛的不可思議功德之願力,全部入一句名號之中,故名號全具願力。

念佛名號是念佛的不可思議功德,而念佛之不可思議功德也是稱名。

我們因為知道佛已經成就不可思議之功德,而思歸命故稱 南無阿彌陀佛。

佛以其不可思議的功德入於一句名號內,以名號迴向我們救度我們。

《往生論》對此一句名號說:

『又向說觀察莊嚴佛土功德成就,莊嚴佛功德成就,莊嚴菩薩功德成就。

 此三種成就願心莊嚴,應知,略說入一法句故。

 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故。』

法藏菩薩願力成就,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乃是成就四十八願的願力。

《往生論註》對此稱為淨入願心,說:

『應知此三種莊嚴成就,由本四十八願等清淨願心之所莊嚴。

 因淨故果淨,非無因、他因有也。』

三種莊嚴成就乃因為攝受眾生之用,若非要攝受眾生佛不須費心成就。

佛沒有因緣成就此極樂世界,只因一心要救度眾生故,因淨故,感果淨。

為成就四十八願而成就三種莊嚴,成就佛土莊嚴以為攝受眾生之淨土。

佛功德成就,以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眾生攝取不捨,是佛功德之顯現。

阿彌陀佛常在極樂世界轉法輪,成就菩薩之莊嚴功德。

菩薩有四種正修行功德成就,此《往生論》說:

『何者為四,

 一者於一佛土身不動搖,而徧十方種種應化,如實修行常作佛事。偈言:

 安樂國清淨,常轉無垢輪,化佛菩薩日,如須彌住持故,開諸眾生淤泥華故。

 二者彼應化身,一切時不前不後,一心一念,放大光明,悉能遍至十方世界。

 教化眾生,種種方便,修行所作,滅除一切眾生苦故。

 偈言:無垢莊嚴光,一念及一時,普照諸佛會,利益諸群生故。

 三者彼於一切世界,無餘照諸佛會大眾。無餘廣大無量,供養恭敬讚歎諸佛如來功德。

 偈言:雨天樂華衣,妙香等供養,讚諸佛功德,無有分別心故。

 四者彼於十方一切世界無三寶處,住持莊嚴佛法僧寶功德大海,遍示令解如實修行。

 偈言:何等世界無,佛法功德寶,我願皆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菩薩也是安樂國土佛所莊嚴的,因佛的加持力故,能應化於十方諸佛國而作佛事。

也因佛願力的加持,使這裡的菩薩能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利益群生。

應知,菩薩修行也有很多的障礙,必須佛的加持,以免其退失大乘之心。

以地上菩薩來說,智慧功德極高,離成佛也進,但是如果無佛力,仍然不行。

《華嚴經》十地品中講地八地不動地說:

『佛子,若諸佛不與菩薩起智門者,彼時即入究竟涅槃,棄捨一切利眾生業。』

阿彌陀佛攝諸菩薩於佛國,能就進攝受,使其能常於佛道。

若無佛之攝受,此七地菩薩將退失度眾生之心,退失成佛道之想法,而入二乘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