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其與名義相應之領解相續於後之時,成為口業之稱名,
如此稱名即「弘願之念佛」也。
言弘願念佛者:
從名義相應之領解流出者也。
否則與名義不相應之不如實修行也,故非但口稱。
領解阿彌陀佛之功德,遍入南無之機,而南無之機與名義相應之時,
(一・阿彌陀佛(法)(功德),南無(機)身心、色心,第八觀:諸佛如來是法界身,入一切
眾生心想中。
二・南無(機)阿彌陀佛(法)(正覺名號)名體一致,--色心功德機法一體成就。)
早已稱為「念佛」者,揀不如實之口稱,
而示此「信心具足之如實行」為「真宗弘願之念佛」也。
(佛法講相應,說相應法門,故天親菩薩於後云:
『我依修多羅 真實功德相 說願偈總持 與佛教相應』
修多羅,佛經稱修多羅者,十二部經中直說者名為修多羅。
所說的有:四阿含三藏等,三藏外大乘諸經亦稱。
在此所指的修多羅者,是三藏外大乘修多羅,而非阿含部等經典。
《往生論註》云:
『我論佛經義,與經相應,以入佛法相故,得名優婆提舍。乃至,
何所依者,依修多羅,何故依者,以如來即真實功相故,
云何依者,修五念門相應故。乃至,真實功德相者,有二種功德。
一者從有漏心生,不順法性,所謂凡夫人天諸善,人天果報,
若因若果,皆是顛倒,皆是虛偽,是故名不實功德。
二者從菩薩智慧,清淨業起莊嚴佛事,依法性入清淨相。
是法不顛倒,不虛偽,名為真實功德。
云何不顛倒,依法性順二諦故。云何不虛偽,攝眾生入畢竟故。乃至,
說所願生偈,總持佛經,與佛教相應,相應者,譬如函蓋相稱也。』
天親菩薩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以佛所教意,做論願生偈。
與佛教相應,這裡所說的佛教,是佛所說的經教,而不是宗教的教。
所說依修五念門相應者,五念門:
一者禮拜門,天親菩薩既願生,豈容不禮拜,故知歸命即禮拜。
二者讚歎門,盡十方無礙光如來即是依彼如來名,如彼如來光明智讚歎。
三者作願門,願生安樂國者是作願門,是天親菩薩歸命之意。
四者觀察門,由觀彼世界相下,到最後四句之前共是。
五者迴向門,由我作論說偈到往生安樂國,是論主的迴向門。)
如來本願之「乃至十念」與善導大師釋文之「稱我名號」者,正斯意也。
若領解,在南無歸命之機,阿彌陀佛之功德,
自十劫正覺之剎那即已入身心之義,而起信心者,
(正覺成就者,即成就六字之相)
以「十劫正覺成就」為「今之所信」,即述「六字成就之相」為所信之境也。
雖言阿彌陀佛之功德遍入南無之機,覺體之神力攝取南無之機,
(阿彌陀佛(功德遍入、光明攝取)南無之機(色心)
而十劫正覺即是「名號之成就」,言此謂機法一體之名體也。
換言之,不關機之善惡,只以「南無」(信托),即「願行」成為我有,
被如來攝取之成就者,則自十劫之剎那,已隊於南無之機,覺體之功德成入故,
聞機法一體之功德,如名義而信,稱於法體之實,謂發起信心者也。
(非體驗不得佛力發起之真實信心)
與名號之義相應之信心,言全成為名義之稱名,示此為念佛三昧者,今此一段也。
古來有誤解本願之「乃至十念」為慈念悲念等十個難行之念,
又有雖知十念是稱名,而但以口業稱名為念。
前者即過,後者不及,並背於「願意」。
故今依宗祖之指示而尋終南(善導)、吉水(法然)二大師之高判,
以明示願意之所在,有斯等之釋,方得知念佛往生義也。
(善導大師之念佛往生義:「名號」與「往生」一體故言念(信行)佛往生)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