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等愚癡身  曠劫來流轉  

我等愚下至無生身(八句)此舉歸法願成佛益。(當益)於中有三。

信機、信法、願成佛益。今是其初大師自謙,同末俗機故言我等愚癡身焉。

愚以對智,癡以對黠。愚有二義。

一愚惡義。 經指逆惡人稱如此愚人。

二無智義。 於事理法無所了知。故云愚癡。

問:今言身不言心何。

答:此穢身必須厭捨。彼無生身必當證得。所捨所證二身相對故。云愚癡身。

  下言無生身。如經文說捨身他世生諸佛前得無生忍。

  序題門云捨此穢身證彼法性常樂者是。

  不言心者。愚癡凡心若歸佛願,轉成智心。如經歎云廣大勝解。

  像觀文說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讚言,凡夫善惡心水歸入已則轉大悲心。非所捨故不言心耳。

曠曠遠也。流漂流也。轉輪轉也。

愚癡身之言標現生無言。散善義言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者是。

曠劫來流轉示宿世無善。

散善義言,曠劫以來常沒流轉無有出離之緣者是。

今標信機合前難厭難欣意焉。

 

今逢釋迦佛  末法之遺跡 彌陀本誓願 極樂之要門  

此標信法。

今言對昔,對昔不逢。(況劫來流轉昔)故云今逢。

信念佛法是名為逢。如高祖解釋論偈過字云。言過者信本願力也,即此義矣。

今以逢字標示信法。合前共發金剛志焉。標言釋迦者。試解有四由。

一:此土教主故。先標譽其名耳。

二:為令聞者就人立信故。如說人門簡餘四說。(弟子天仙鬼神變化)

  言此觀經是佛自說。別時意門及散善義勸就佛語(滿足大悲人說)立信是也。

三:為示二尊二教分齊故。言釋迦遺跡彌陀本誓願。結云今乘二尊教是。

四:為示三佛大悲化導故。前舉釋迦以稱世尊。

  次標彌陀光壽果德以言盡十方法性真如海。

  列彌陀界諸佛云報化等諸佛。

  次總標舉三佛云三佛菩提尊。

  自下次第敘云,勢在必行遺跡彌陀本誓願。

  十方恒沙佛,六通照知我。示三佛化焉。

末法之遺跡者。簡異聖道諸教。(佛世利根為其當機,末代下機為其結機)

淨教雖通攝三時機,正為末俗。故云末法。

佛去留教。故云遺迹。跡言約譬。

妙玄七云。如人依處則有行跡。尋迹得處。尋聞遺教到安樂國。

與佛相見如尋人迹往得相見。故言迹也。

彌陀本誓等。彌陀本誓者。指第十八願(所讚念佛)極樂要門者。

指第十七願(咨嗟定散即能讚教)能讚所讚闕一不成。

二法並備,方令眾生得成往益。故解云爾。

極樂要門即第十七願咨嗟定散。是釋迦教。自力行門定散皆但釋迦自所施設。

今經定散是能讚教。本從彌陀咨嗟願出故。

推之本云彌陀本誓願極樂之要門。示異定散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