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無得」。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是成就無上正等菩提。

所謂新成只是恢復原來的本有。

若有新得,就會有所增。

經中前已示明「不增不減」。

若有所得,就會有所增。

便與經意相違。

故《金剛經》說:「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就是「以無所得故」的含義。

 

這裡從西藏本補充一句做為參考。

「是以無苦集滅道,無智無得亦無不得」。

就怕你落空,一切都無,流於斷滅。

 

「菩提薩埵」這一句的啣接,在中國、日本皆有兩種。

一種是菩提薩埵緊接前文作為結束,成為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一種是放在後頭作為開始,藏本譯文正是這樣。

西藏跟印度相接。

彼此間的大德往返很容易,兩國的往來很頻繁。

所以很多經典是到了西藏,沒有傳到漢地。

還有好多經典到了西藏,西藏就翻譯了。

中國沒有翻譯的也不少。

所以現在大家對於西藏的佛教很重視。

它有一些經典是漢地、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印度也沒有了。

還有一些它已經翻譯成藏文了。

而別的國家還沒有翻譯的。

 

西藏還有個特點,他們翻的東西也是求準確。

比如《阿彌陀經》,鳩摩羅什翻譯。

六方佛讚,東、西、南、北方,上、下方。

 

真正的原來的梵文本是十方佛讚。

還有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角,都有很多佛在讚。

玄奘翻譯的就是十方佛讚,和西藏翻譯的相同。

至於「菩提薩埵」連接下文。

日本宏法大師也正是這樣主張。

「菩提薩埵」就是菩薩。

因為是無所得故,依止般若波羅蜜多,就心無罣礙。

 

若老存有所得心,就走不上般若的道路。

要有所得,就有所求了。

有所求就有所為。

那麼都成了有為法了。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有為法就不是般若了。

所以就必須除盡有所得心。

方能行至行不到處。

 

這個般若,是大家行所不能到的地方。

你要行到,必須把有所得的心,除得一乾二淨才可以。

這個地方我們就很清楚了。

菩提薩埵是以無所得故。

因為無所得故,你就無求無為。

你無求無為,才能依止般若波羅蜜多。

時時觀照眼前的萬事萬物當體就是空。

 

如夢中物,夢中見老虎真實是有,要咬自己。

而其實完全是虛妄,用不著害怕。

對於一切都應這樣對待。

時時處處長久地這樣觀照薰習。

到純熟時就能夠對境無心。

妄念不起,這是自然的不起,不是強之使無也。

若離妄念還有什麼牽罣障礙。

故經曰:「心無罣礙」,也就自然「無有恐怖」了。

 

無有恐怖,就自然「遠離顛倒夢想」。

顛倒是一切不理智的思想行動。

顛倒者,凡夫有四倒,二乘也有四倒。

凡夫的四倒是把不淨的當乾淨的。

把無常的當作常。

把沒有我的當做我。

把苦當做樂,這是凡夫的四倒。

 

凡夫的四倒為:

(一)以不淨為淨:

 明明是一些很髒的東西。

 大家看它很乾淨,實際都是些很污穢的東西。

 人就是一層皮好看。

 揭掉一層皮,恐怕誰都不願摸一摸。 

 都是些血肉模糊,到處都是蟲子。

 這只是一個行走的廁所,哪裡會乾淨?

 哪裡會美麗?

 凡夫就覺得美好清淨,這是以不淨為淨。

 

(二)以苦為樂:這個世界一切都是苦,沒有享樂。

 頂多只有一點點的享樂,如刀口上的一點蜜。

 很鋒利的刀口上一點兒蜜,舌頭一舔。

 剛嚐到甜味的時候,舌頭就破了。

 這是八苦交煎,可是大家不覺悟。

 樂此不疲,在裡頭終日忙碌。

 為衣、食、金錢、戀愛在那戰鬥、拚命得很苦。

 

(三)以無我為我:一切本來無我,那裡找一個我?

 鏡子裡看看,當年的我不知那去了。

 誰都是一樣,一切一切。

 老朋友一見面都變成頭白面皺了,那個算是我呢?

 而這個我,是個主宰的意思。

 而自己焉能主宰,都是業緣牽引,以無我為我。

 

(四)以無常為常:一切事情都是無常,偏把無常當作常,這是凡夫的顛倒。

   本來時時都在轉變,轉眼間都變化了。

 無常,什麼都在改變,人生百歲。

 便把一百年認為是無窮無盡,拼死在那營謀。

 這是凡夫的四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