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答悟、修、事、理、願、行諸問題

 

來信及照片均收到,甚慰。從照片可見,頂開得很好。

所提問題,依次解答:

 

(一)問:「悟不由參、不由修」是否等於與參修無關?

 

悟不由修,但亦不離修。

至於「悟不由修」,更不能籠統。

常云,參須真參,悟須實悟。

且禪門自宋大慧禪師倡導,乃以參話頭為法門。

又佛徒常行之修持方法有

「學教」、「作觀」、「念佛」、「修密」與「參禪」。

可見參與禪實有密切關係。

但進而言之,古德有云:

「諸方的禪是參得的,老僧的禪是會得的。」

從後半句看,則參與禪又無關矣。

總之「悟」是「行不到處」,非一切修行之法所能及,故云「一法不立」。

但此決不可誤解為離一切修行才是,應知捨離修行更不能及。

 

(二)問:有人認為理無礙則事必無礙。

 

未必,未必!

《首楞嚴經》云:

「理須頓悟,乘悟並消。事須漸除,因次第盡。」

又宗下常云:

「頓悟雖同佛,多生習氣深,風停波尚湧,理契念猶侵。」

其他同類語句甚多,難於俱引。

 

(三)問:「八風是動還是不動?」

 

此問實質是當人應否不隨八風而動之問題。

此回答是決定而簡單的棗當然是不隨。

教下之忍辱戒定,都是不隨之意也。

至於宗下,一風也無,何有八風?

更談什麼隨動不隨動?

從風源起處,一眼照破。

不於心外求法,還有什麼叫稱譏苦樂等。

你於此處誤解頗深,所以再次提出。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懂得了許多!

應知苦樂等境皆是自心。

何必以自心分別自心。

更何況從自心生起一心去隨自心。

或不隨自心。

豈非庸人自擾,頭上安頭?

當前下手處一般以教下之忍辱戒定為宜。

例如孔門教人「非禮勿視」等等是下手處。

等到孔子晚年則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但這決不是普通人的境界,實無法下手也。

另外也決不可誤認為悟心之人如一灘死水。

這又誤入歧途。

昔白雲端祖師因弟子五祖演的開悟,而樂得手舞足蹈。

可五祖演自若也。

等到五祖演的侍者佛果開悟時。

五祖演興奮到處告訴人

「我侍者參得禪也。」

 

(從五祖演所說,可見你提的「悟不由參」也是片面的)

這以上不都是歡喜嗎?

祖師痛哭流涕者比比也,這豈不是悲嗎?

打人罵人者更多,這豈不是發怒嗎?

但其悲喜憤怒之境與常人無共同之處。

祖師之罵人,正是極度的慈悲,正是演說妙法。

 

(四)問:世法中認為,變化和運動是「絕對」的。

           出世法認為不動是「絕對的」。

 

這後半句話是完全錯誤的。

佛法中沒有什麼「絕對」。

佛教不說一,「一」就是絕對;佛教只說不二。

不動更不是絕對的。

宗門說「死水不藏龍」。

又說「澄潭不許蒼龍蟠」。

焉能是死硬的不動,那豈不是僵化?

《金剛經》所說「如如不動」。

多少人錯會!

經中之意是指說法之人應如如而說

(第一個如字是動詞,第二個如字是名詞)。

無有變動,也即是說不可背離「如如」而說也。

《楞嚴》觀音耳根法門。

初是「所入既寂」,這是不動,也即是靜也。

緊接著便說「動靜二相,了然不生」,這便「不動」也無了。

這還只是觀音大士初下手工夫。

下面還有幾重「能所」須超脫。

也即是說還有幾層筍皮須剝脫才是筍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