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華藏世界,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香水海,有十不可說微塵數世界種安住。
一一世界種復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西方極樂亦在其中。
首楞嚴云:「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今靈幹所生,其為極樂淨土邪,其為餘方淨土邪,俱未可知。
然則但覲彌陀,即是直趣華藏。
前有善財,後有龍樹,如斯軌轍,千聖同行。
不遵佛敕,自困多歧,是則名為可憐憫者。】
答曰,靈幹所生何處,未能肯定。
然而,只要往生得見彌陀,就是直生華藏世界。
往生極樂世界,「前有善財」,華嚴經善財童子,普賢菩薩教他生極樂世界,前有善財這樣一個大德。
「後有龍樹」,今天是龍樹菩薩聖誕,因緣很好,這裏提一下龍樹。
龍樹菩薩是印度人,是中國佛教八宗的祖師。
中國佛教分十宗。
有二宗是小乘,成實宗、具舍宗,此二宗為小乘。
其餘的八宗都以龍樹菩薩為祖師。
最奇特的,他是禪宗的祖師,傳衣缽的。
密教的祖師、唐密、東密都是修龍樹菩薩傳的法。
他在印度打開一個鐵塔,進去親見金剛薩埵,金剛薩埵親見傳授他的法。
今天是龍樹菩薩聖誕,大家很有緣。
龍樹菩薩往生,釋迦牟尼佛給他懸記,將來五百年後有個龍樹菩薩,往生極樂世界。
可見這是一個千聖同行的軌轍。
「不遵佛敕」,不遵佛的命令,自困於歧路之上。
「是則名為可憐憫者」。
佛這樣大慈悲剖心瀝血的教導,你不能相信,真是可憐憫的人。
底下又舉一例。
【更以近事徵之。
宋明州草庵道因修圓頓教觀。
晚主延慶。乾道三年四月十七日。
別徒眾曰:「華嚴世界,洞徹湛明,甚適我懷,今將行矣」。
乃令舉所述彌陀贊曰:
無邊剎海海涵空,海空全是蓮花宮;蓮宮周遍遍空海,空海獨露彌陀容。
阿彌陀佛不生滅,難覓難拈水中月;絕非離句如是身,如是感通如是說。
我與彌陀本不二,妄覺潛生忽成異;從今掃盡空有塵,父子天然兩相值。
誓修三福勤六念,身口意業無瑕玷;我今以此念彌陀,不見彌陀終不厭。
贊畢,隨眾唱佛數百,諷觀經至上品上生,即斂念坐脫。
極樂華嚴,是同是別,諸有智人,急須著眼。】
宋朝有個人臨終的時候告訴大家,華嚴世界,「洞徹湛明」,通達、乾淨、光明。
「甚適我懷」,我心裏頭很喜歡,我要去了。
最後,他讚彌陀。
「無邊剎海海涵空」,無邊剎海,海就包括空。
「海空全是蓮花宮」,全部都是蓮花宮殿。
「蓮宮周遍遍空海」,每一個蓮宮又遍滿虛空,遍滿一切海,重重無盡。
「空海獨露彌陀容」,這麼多的空和海,單獨露出來的是阿彌陀佛的金容。
「阿彌陀佛不生滅」,阿彌陀佛是不生不滅的。
「難覓難拈水中月」,像水中的月亮拈得出來嗎?
「絕非離句如是身」,咱們都在四句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