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杜順法界觀。特設三門:
一真空門,簡妄情以顯理,即前念佛法身是。
二理事無礙門,融理事以顯用,即前念佛功德是。
三周遍含容門,攝事事以顯元,即前念佛名字是。】
杜順是唐初高僧,他是華嚴宗第一代祖師。
杜順著法界觀,當時,有一個人從杜順那裏到五台去參拜文殊。
到了五台,看見一老人。
老人說你幹什麼?
他說我到這來參拜文殊。
他說,你真傻,文殊在你那裏,你到這裏來找文殊幹什麼?
他說,那誰是文殊?
答:杜順和尚是文殊。
那趕緊回去,回去晚了趕不上。
說完,老和尚不見了。
趕緊回去,杜順和尚已在前一天圓寂了。
古時候,這種情況只有在大德最後時刻才顯露,一顯露就不住世了。
不像現在有些人,盡說我是什麼、什麼的。
這裏頭跟古德就不同了。
杜順和尚講了三項。
一個是真空門,真空門就是「簡妄情以顯理」,把咱們虛妄的情執都拋開,顯現出本體,理就是本體。
破了妄,顯現出本體。
這個是什麼法門呢?
就是前頭講的念佛法身。
念佛法身,那其餘的一切無非法身,分別的妄情便沒有了,唯一顯露的是法身。
所以,禪宗有此話:「靈光獨耀,迥脫根塵」,靈性的光明獨耀,「孤立無侶」,沒有什麼可以作伴。
根與塵全脫了。
就是離開妄情以顯理,就是念佛法身。
你念到靈光獨耀,那就行了。
第一個是真空門。
第二是理事無礙門。
真空本體是如此。
但是還有事,還要度眾生。
度眾生,眾生在事相裏頭,就必須有佛的國土,有世界,有種種,來攝受他們才行嘛!
理和事要彼此無礙啊!
「融理事以顯用」,把理跟事融會在一起,以顯妙用。
我們現在就是這樣。
有極樂世界,我們就得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進修,以至於成佛。
這就是用,用裏頭就有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