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供養的問題。。而法供養的「法」是上師菩薩傳下來的,那我們要用什麼供養上師菩薩呢

我去印經,把經印出來是法供養。

而我自己精進修持,也是法供養。

菩提心發展了是法供養,持戒謹嚴是法供養,我自己用功持誦,這都是法供養。

自己修持上的精進,是供養上師最好的方法。 

(我們施完法後,要不要迴向上師呢?)

都用不著,實際上一切都是自他不二。

自即是他,上師即是自己,自己即是上師;阿彌陀佛即是自己,自己即是阿彌陀佛。

你供養了上師,供養了阿彌陀佛,即是供養了自己。

我自己好好修持,即是供養了上師,供養了佛。

所以要知道不二的道理,不是割裂成兩個的。

這一切一切跟自己,就像水和牛奶一樣。這一杯子倒了水倒了牛奶,水遍滿一處,牛奶也遍滿一處,水溶於牛奶,牛奶溶於水。

我們與佛、上師以及一切聖賢,都是同樣個道理。牛奶變好了,水也就變好了;水變好了,牛奶也變好了,這回向是可以,但總不是一味。

所以現在我們吃東西,我們吃好一點不是要保養自己,是要供養我們身體的一切佛。

所以這就把我們與佛區別對待的心不知不覺給消除了,身體是個壇城。

有些人即使跟他講,他也不會接受。

因為你的身體是壇城,所以你不可以毀壞它,要尊重它。

你要吃好一點的,保養自己,所以密宗有的吃葷,吃好一點,都是做這一種觀想。

這是不昧身體的三根本,三根本都在我們身體裡面,我們吃東西不是貪口味,是供養我們身體的上師三寶啊!

所以不知不覺生活就跟修持結合在一起,吃的、喝的都在供佛,所以到後頭來是大安樂法。

佛法是大安樂法!法門如果修得很苦,就是沒有得到安樂。

你看許多禪師都是笑呵呵的,他安樂嘛!

所以在世間上,要慢慢一點點傳布,先從院牆的門進來,再到樓的門,然後進到佛堂的門。

所以入門有好多處,不要在牆外頭繞,許多佛教徒一輩子都在牆外頭繞,找不到門。

我們在這個地方入門,知道這些道理去修行,路就正了,是直的,直入!

兩點之間的直線,飛機這麼飛就快了。

你要是從這邊繞一大圈到那邊,從那邊再來,那你就慢了。

這個慢是你自己在走彎路,所以為什麼有快有慢(有漸有頓),實際上是入的問題,看你的交通工具,坐飛機的就快,坐馬車的就慢。

車就是乘,大乘小乘都是乘,乘是個譬喻。

小乘就是坐馬車,它很難成佛,不知道到哪年哪天,它的乘又小。

坐在飛機上的,又快又穩,是大乘、金剛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