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的功德是凡夫所不能想得到的。
大家都知道,在佛成道之前,魔來擾亂,可是魔所變的美女到佛前面就變得醜陋不堪。
又用種種武器向佛進攻,但一切武器到了佛的跟前都停在空中,它的尖端都是蓮花。
魔就驚奇了,問佛有什麼功德,能有這樣威力。佛說你要問我的功德,地神知道,你問地神。
於是地神就出來證明說,這個婆娑世界,沒有一寸土地不是佛當年為了救度眾生,捨棄生命而流血的地方。可見佛的功德難思。
這個德咱們還能夠理解,至於佛在菩提樹下睹明星悟道的那個德,就更不可思議了。
徹底打破無明,這個德怎麼能思議得到?
所以《要解》說:「德不可思議故,名號亦不可思議。」
又「名號不可思議」,所以你散心念佛,仍能作為成佛的種子,何況執持名號到達一心不亂,焉有不往生極樂世界之理!
一旦往生淨土,從此不再退轉。
不退轉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到了念不退,念念契理,從容中道,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即一切種智海,亦即如來的果海。那還不成佛啊!
念不退是別教初地菩薩和圓教初住菩薩才能證到的境界。往生的人不再墮凡夫地,叫作位不退。
常住大乘,不墮二乘,叫行不退。凡是往生的人都證位不退,同時圓證三不退,可見持名功德,真實不可思議。
又淨土法門是易行道、是徑路,而持名念佛是徑中之徑。
《要解》說:「諸經示淨土行,萬別千差,如觀像、觀想、禮拜、供養、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淨土。唯持名一法,收機最廣,下手最易。」
觀像如《般舟三味經》裡所說,專看佛像,這叫觀像念佛。
觀想就是《觀經》裡所說,觀日、觀水、觀佛相好等等十六觀。這叫觀想念佛,都是淨土的行。
還有五悔,是(1)懺悔,(2)勸請,(3)隨喜,(4)回向,(5)發願。
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
所有這一切修行如果成就了,都能往生淨土。
但其中有正有助,信願持名是正行,至於禮拜、供養等等都是助行。
正助齊修如同眾寶俱備,但持名念佛乃寶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