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比較近期時,在大永三年(1523年,蓮如上人往生後第25年),正月13日晚上,

在山科本願寺的南殿裡,夢到蓮如上人來夢中說法。

夢裡,蓮如上人用嚴正的口氣說,在鄉下地區,很多人都在雜行雜修,應捨棄之。

*雜行:指淨土法門之外的諸行,而非指善導大師的五正行。

*雜修:

(1) 指法門不分的雜行,與上一條的注釋同。

(2) 指在五正行中不明「正行」與「助行」。五正行又分正行與助行,

「正行」指稱名念佛,「助行」指讀誦、觀察、禮拜、讚歎供養。

(3) 指以「自力心」修五正行。

(4) 指為求世間福報而修。

佛家有一段話,針對蓮如上人的憂慮,講得很貼切,也可以給大家共勉,說:

如太末蟲,處處能緣,唯獨不緣於火炬之上,眾生心處處能緣,唯不緣於般若之上。

太,極的意思,太末蟲就是極其細小的蟲、生物體,以現代人的語句,可以說是細菌等。

細菌或病毒到處都可以存活,但是唯獨無法存活於火炬之上,所以用火來消毒。

凡夫的心稱為意識心,通過眼耳鼻舌身,眼睛看,耳朵聽,鼻聞香,舌嘗味,身觸覺。

把所感知的,傳達到意識,由意識來分別執著,好看動聽香氣美味滑柔,分辨喜惡。

意識心就是生滅的心,分別執著,把那普特茄羅從今生,帶著執著到來生,生死沉淪。

般若就是大智慧,就是能夠超脫生死的大智慧,有了般若才能成就波羅密多到彼岸。

這意識心,也就是攀緣的心,就是沒有般若,攀不入般若,入了般若就不叫眾生心了。

蓮如上人說:「在鄉下地區,很多人都在雜行雜修,應捨棄之。」

山科本願寺味在京都,京都在當時是室町幕府時代,京都是政治文化經濟的中心。

有能力的人,有心出離的人,當然很容易到京都,親近問法,解除心中的疑問。

但是離得遠的人,又沒有能力行走到京都,想要解除心中的疑問,會有很大的困難。

疑問一生,當然會想方設法去求問,在沒有管道下,會有很大的機會,被人誤導。

那些完全錯誤的不算,同樣以淨土三部經為本,也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解讀,不可不防。

應該以佛願力為所宗,以信心為本,在這樣的基礎上,成就信心成就往生,信心歡喜,

為何?因為我往生已成就,誓願救度我的法藏比丘已成佛,號阿彌陀佛,往生成因願成。

因為願已成就故,我往生之處早已成就,而如是成就非因我之力故,佛願力故,

感謝佛恩,感謝佛恩故,要報謝佛恩,但佛恩浩大,無以為報,故念佛名號感佛恩。

所以念佛名號,是發自內心,無以為報故,只能心心念念,佛的恩德,因此念佛名號。

有人就會解說,佛名號是萬德弘名,故可以名以帶德,念佛名號就是持佛的功德。

問題是,佛名號是阿彌陀佛所創,賜與眾生為往生的信,是當聽聞名號時,

如實知佛願力,也就是知到我往生之處已成就,如是安心信入佛的本願,這是重點。

不應該把佛所賜的信心,當成自己積功累德的本,這是本末倒置,把無為法念成有為法。

這是根本的錯,把個念佛正行,念成了雜修雜行,這是很糟糕的事情,應當要有所理解。

當然了,蓮如上人是在勉強山科本願寺的同修,不要只顧自己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既然吃了佛飯,他們都是有心於弘揚佛本願的,不能只享受目前的了,應當走出去。

不只以蓮如上人的精神為本,更應當理解宗祖聖人的苦心,走出京都到漠地弘法。

當時的他們,都頂著山科本願寺的大名,是會受到大家的尊重的,弘法是任務。

「自信教人信,難中轉更難;大悲傳普化,真成報佛恩。」

報佛恩,最基礎是念佛名號,但是當你有影響力時,不應當放棄,勇往直前,就是這樣。

自己信了,把你所信的分享給渴望要知道的人,不是秘而不宣,那不是獲信人。

當知道,一人獲信,佛都說難得,說人中分陀利華,請把此難事化解掉,是佛大悲。

おなじく夢にいはく、近年、大永三、正月一日の夜の夢にいはく、野村殿

南殿にて前々住上人(蓮如)仰せにいはく、仏法のこといろいろ仰せられ候ひて後、

田舎には雑行雑修あるを、かたく申しつくべしと仰せられ候ふと[云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