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蓮如上人有時會送給人們酒或禮物,令人們歡喜來親近他,進而聽聞佛法。

蓮如上人說:「這樣送禮,是為了令人們獲信,這是我報謝佛恩的一種方式。」

雖然在佛制上,對於保持人身,要執持五戒,這五戒受不受都是一樣的。

五戒就是儒家所講五倫,要保有人身的五倫常,佛家的五戒:

不殺戒、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而儒家的五倫是:仁、義、禮、智、信。仁就是不殺戒、義是不偷盜、禮不邪淫、

信是不妄語、智,佛家重視在不飲酒,其實怕的是縱容自己,豪飲而喪失的智慧。

在日本,和朋友交流時,都會隨身攜帶手信、小禮物,贈送朋友,這是一種禮節。

手信就是(お土産omiyage,日本的習俗,和朋友見面,隨身攜帶致贈朋友的小土產。

人類的文明史,多多少少和飲酒有關聯,也會用酒來作為祭祀,酒是人類文明和文化。

蓮如上人投世俗人的所好,這樣可以更拉近和人的親和,和所有人是同一等級的。

蓮如上人用的是菩薩的四攝法,布施、愛語、利行及同事,和人家站在一起的同事攝。

要攝護眾生,要攝受眾生,不是高高貴貴的表現就可以的,要人家能夠聽得進你的話。

蓮如上人為了度生,用盡各種的方法,把艱深的法,口語化,親切化,通俗化佛法。

把信眾應當理解的話,用平常大家可以體解的語調寫出來,自己再重複的讀幾遍,

讀到自己認為通順後,拿給其他的人讀,看他們的看法,講出他們的心得來。

直到大家的心得看法和蓮如上人的本意相同,再把這一篇文大量的抄下來,寄出去。

這樣的苦心,這樣的用心,就是蓮如上人對傳播佛本願的心,用心的精純應奉為表率。

所以見訪客,放下自己的身分,那個被大家前呼後擁的虛名,以凡夫人的身分示眾。

目的就是能和大家平起平坐,能夠理解眾人的想法,了解每一個人的程度和需求。

如果蓮如上人用法主的身分,那是高高在上的,那麼信眾就會離他很遠,供奉這他。

這樣蓮如上人的弘法事業就會受阻,那對佛法、佛願的弘傳是不力的,蓮如上人不做。

酒、酒戒可以使一位修行人清高,但是清高的身分,會讓信眾無法靠近,不是好事。

修行人清淨、清高、精進是必要的,但是用來度生會有所不利,難以度生。

所謂「水清則無魚」,要有些混濁不見得壞,因為這樣能更接近信眾,了解信眾。

把本來被看為清淨,那是不可親近的現象,會把弘法的道路阻斷,蓮如上人放下了。

放下了那尊貴的地位,和平凡的人,那最需要佛願力救度的眾生,能夠有利的結合。

送人酒就是放下自己的清高,直接和最需要佛願力的眾生在一起,伸出手成就救度。

修行的真正目的,不只是要成就自己,最重要的是要救度眾生,這在四弘誓願可知:

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

度眾生列為第一,而為什麼要斷煩惱,學法門,成就佛道,都是為了要成就度生。

我們能夠蒙佛的攝取不捨的救度,成就了信心,後生一大事既了,不應自命清高。

蓮如上人給我們示範,就是以度生為重,假如獲信後不放下,而自認清高,有辱佛願。

想一想我們自己,有甚麼可以自傲的,貪瞋癡沒有一樣不具足,又有何的尊貴可言。

如此的我,沒有佛願力的救度,我就是一個沉淪五道的惡眾生,是何其的榮幸的我。

受如此大的榮幸,何以為報,唯有弘傳佛的願力於萬一,那已經是無比的榮幸。

能夠有效而直接的方法,就是讓對方相信你,認同於你,這樣他可以聽得進你的話。

都是講真實語,要能認同你,從心裏就認同你的,他會更容易聽進去,這才是弘法。

弘法佈是說大話,所以低下頭,靜靜地仔細地聆聽堆方的需求,才能說出真正有用的。

為了能讓眾生入信,救度眾生,菩薩都會隨眾生入地獄,就是為了度脫他阿!

蓮如上人、あるいは人に御酒をも下され、物をも下されて、かやうのこ

とどもありがたく存ぜさせ近づけさせられ候ひて、仏法を御きかせ候ふ。

さればかやうに物を下され候ふことも、信をとらせらるべきためと思し召せば、

報謝と思し召し候ふよし仰せられ候ふと[云々]。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