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如上人說,「以佛法為主,以世事為客。」
從佛法上,世間事隨緣盡分。
雖然說我們是業報身,我們是無奈的隨業流轉,我們要出離此三界牢籠,無有是處。
這是對自力行的認知,如果是要堅持自力,這個認知是無誤的,而且是顛撲不破的。
但是這樣認知的人,他們依舊是在他們相信的領域裡用功,仍然是前仆後繼的修行。
因為他們認知,唯有經由修行,他們或許有機會,有因緣一直保有人身,或得見佛。
這種事我們姑且認知可能,不應該太過於苛責他人,畢竟他們還是很用心在生死事上。
看似很用心於修行,而且事實上也把修行真真實實的作,這又有甚麼地方錯了?
蓮如上人所說的「佛法」,是指能當世得解脫,當下即得往生的佛法,只有這樣才行。
也就是要完全依仗阿彌陀佛的願力,不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佛要行則行要止則止的心。
全仗佛願力者即得往生,而要靠自己修行,雖然說他仍然依止於一部佛經的教法,
如依止《首楞嚴經》,或是依止《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所教導修行。
這是全自力無他力的修法,不是蓮如上人所說的,更何況無佛力加持,眾生無力成就。
這是佛在《楞伽經》特別提示的,如果無佛的灌頂力及加持力,一切菩薩阿羅漢天人等,
所有的神通及辯才無礙皆無,亦如同凡夫,可見都是佛力在作用,沒有佛力無力出離。
現今所處之世,世為末法時期,離鬥爭牢固又超過五百年,釋尊的加持力已無,不可阿!
所以說,我們要講出離,為有依止阿彌陀佛的願力,唯此一法,別無他路,應如此認知。
又我們今生能夠出生為人,實在是機緣難逢,又能夠與聞阿彌陀佛的願力,應當把握。
今生為人,應當有此認知,我累生累世,沉淪五道,沒有機緣出離,皆是因為業緣故,
沒機緣得遇此法門,所以一直以來,沉淪受苦,無有出期,這是何等可悲之事。
應當把後生一大事當作第一,唯有出離生死此大事最重要,其他的事情可有可無。
抱定這一種心態,在追求人生方向才會有主見,就是以出離生死為今生最主要工作。
但是還是要生活,還是要和社會人群有互動,是以隨緣的心境去面對,盡本分而已。
以信心的獲得為今生的唯一,以此為生活重心,這樣的話,你的人生會更自在。
在信心獲得後,也就是你即得往生之當下,你可以放心的告訴你自己,今生沒白活。
用這種心,以佛法為依止,雖然信心獲得後,更應當如此,做個佛的乖兒子,活在佛心。
想想,佛說發願要救度我,好似佛應當站在我這一邊,但是事實上,是應當我往佛邊靠。
佛的救度,我的往佛邊靠,看似自力,但此是依佛的願所指示,「欲生我國」的願。
平時為人做事,說是隨緣,但也是要事事盡心盡力,不可以用苟且和馬虎的心態。
看似輕鬆,一切都依隨緣之心,有機緣就盡心去做,所謂的「隨緣納些些」。
不是強求,不是爭強好勝的,就是那種隨緣的,也不用求功,該做就做。
人生,尤其是近代的人,隨著物質文明的進步,需求一直在加大,生活負擔更重,
在這種情況之下,不為生活奔波是不可能的,但是也應當在適可而止下追求。
因為積極的追求於物慾,會使人迷失,這是一定要留心的,所以蓮如上人說隨緣盡分。
還是要把重心放在佛法上,享受人生,在佛法之下享受人生,這才不容易迷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