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覺華者:
正覺華有二義,一者從事相而言,二者從智德而言。
一者從事相而言者:
《往生論註》下卷云:
彼安樂國土,莫非是阿彌陀佛如來正覺華之所化生。
此者指前面所說之淨華,言之為正覺華。
此正覺華者,本來是對阿彌陀佛所坐之蓮華名之為正覺華。
而今言正覺華,表坐彼蓮華台之眷屬眾者,即是從正覺華化生,故亦言正覺華。
此蓋從所坐之事相,付名言淨華,而從能坐之德相稱之,謂正覺華。
廣略相入,廣門之事相,主伴宛然,而差別之當體,即是略門之一法句,
主伴不二之妙莊嚴故。
這在《一念多念證文》有文說:
到彼安樂淨土者,同與如來化生彼之正覺華,而令開大般涅槃之覺悟。
如來之正覺,所謂要用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成就佛道,才能成正覺。
凡夫人,一個生死沉淪之凡夫,地獄必定之凡夫,因信託阿彌陀佛之願力,欲往生。
往生到極樂淨土,與阿彌陀佛同等,坐如來所坐之正覺華,同成就大般涅槃。
二者從智德言者:
《往生論註》於下卷解釋淤泥華時說:
凡夫在煩惱泥中,能為菩薩開導,喻生佛之正覺華。
此者是以如來之正覺果智,出纏無垢,而言之正覺華。
唯有如來之果智是離煩惱之汙染,如來德相清淨無垢者不待言,
其清淨無垢之正覺者,乃投報於「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誓言而成就故。
此「正覺之果智全然成為往生法」,此往生法,在惑染眾生之上,坐不染無垢之妙用。
而此妙用,就往生有因果之別。
在因中者,能在諸等苦惱眾生,煩惱泥中,出生清淨的佛心,即清淨心。
在果上者,雖為凡夫人,不歷僧祇,與佛同證大般涅槃之大果。
如上為正覺華之二義。
華之字,
一為事華,就是經上所說的淨華,正覺二字是顯經上所說之淨華之分齊,
示同從佛正覺之妙證之淨華,而能坐此正覺華之眷屬之意。
一為喻華,以正覺之智比喻為蓮華,言正覺華即佛果之謂也。
依此義者,
上所說之「淨華」是事別莊嚴廣門之當分,而此「正覺華」是顯略門不二之妙證也。
廣略不二,廣略相入,為華嚴十玄門中的第二「廣狹自在無礙門」的境界。
由事理無礙中,事理相徧故,約事如理徧故廣,不壞事相故狹,故為事事無礙之始。
蓋廣略不二,色心無礙,所說事華即是智華者,如上二義相須,以顯彼妙境界之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