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住毘婆娑論》的<易行品>說:
發願求佛道,比舉三千大千世界重。
《十住毘婆娑論》是龍樹菩薩所著,提到求佛道,
菩提心,菩提者,無限的大智慧活動之絕對境界,又稱之為佛果。
所以說,要達到這種無限又是絕對的願行,這種心,
怎可以不廣大。
所以龍樹菩薩才這麼說,這是讚歎,並且是讓眾生知道,
我們人,那托樑換柱,說他力大無窮,少有人能比。
樑柱還是在屋子裡,比屋子輕,如果那房子跟大地比,
我們住的地方,南瞻部洲,在須彌山的南面,要合其他三部洲,
這樣算是一個小世界。
合一千個小世界加一個初禪天,是一個中世界。
合一千個中世界,加上一個二禪天,稱為一個大世界。
合一千個大世界,加上一個三禪天,稱之為大千世界。
這裡面談到,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講了三次的千世界,
所以就稱之為三千大千世界。
一個凡夫,舉起一棟房子都不可能,還要說這個所處的地球,
所以,龍樹菩薩的意思是,這一條路免談。
又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的教化區,
龍樹菩薩又在同論的<大乘品>這樣說:
若人以指舉三千大千世界於虛空中住百千萬劫,此事可成不足為難;
若發願言我當作佛,是為稀有甚難。
是難,這聖道難求,比舉三千大千世界還難。
為什麼說難,我們煩惱具足的眾生,這無始以來的種種習氣,
作任何事,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
一切都絞在一起。
認識這一點,認清自己,如此的凡夫俗子,愚蠢之才,
但是這是眾生,
所以讓凡夫人,去自己發菩提心,這是不可能的。
為了能夠成就眾生,成就眾生的發菩提心,阿彌陀佛發願,
成就眾生成佛。
以所成就的願力,廣授與眾生,眾生若欣願,即成就往生,
這是龍樹菩薩所勸,有志者應如是信知,如是成就往生,成就佛道。
南無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