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菩薩依世間自在王佛的教導,讓他看二百一十億佛土,參考其中善惡。
以五劫的時間思惟,構思如何救度眾生,以何種的國土讓來往生的眾生住。
所以發願讓往生者不再入三惡道,成就國土無三惡道之願。
地獄,地下的牢獄,稱為地獄,造諸惡的眾生,墮入其中受苦。
饑渴名為餓,多畏名為鬼,餓鬼分三類九種,有多種的差別,亦名孤獨。
《正法念處經》說有三十六種鬼。
畜生道,為人所畜,驅使殘害,故名畜生,新翻譯為傍生。
佛何故發此無三惡道之誓願。
因為見到有的剎土,有三惡趣,看見地獄道眾生之苦。
或是熱油鍋燒熱了,燒燙地獄的犯者,或是熱的銅汁澆灌犯者之喉嚨。
或是抱火熱銅柱,或是躺在全是尖刀的鐵床,一切的刑罰,苦不堪言。
抱銅柱,就如封神榜所說的炮烙,讓受刑者抱那火紅的銅柱。
實際的情況是,受刑者看那銅柱是美女,因為淫慾心重的關係,就去抱她。
但事實上是火熱的銅柱,所以馬上燒死,但是還沒完,業報還未盡的緣故。
受刑人為業風一吹又醒過來,應該說又活了,但是因為業重的關係,記憶不好,
看到銅柱又認為是美女,一抱又被燒死,可憐憫啊,這是地獄眾生。
第一願的成就文說:
『又其國土,無須彌山,及金剛圍、一切諸山;亦無大海、小海、谿渠、井谷。
佛神力故,欲見則見。亦無地獄、餓鬼、畜生,諸難之趣。
亦無四時、春、秋、冬、夏,不寒不熱,常和調適。』
漢譯本:卷上形容極樂淨土說:
其國中無有須彌山,乃至,其國七寶地皆平正,無有泥犁禽獸餓鬼,蜎飛、蝡動之類。
吳譯本:無有泥犁禽獸薜荔蜎飛蝡動之類。
唐譯本:無有地獄琰摩畜生名。
宋譯本:又彼佛剎其中生者,不聞地獄聲,餓鬼聲,畜生聲,夜叉聲,鬪諍聲,惡口聲,
兩舌聲,殺生聲,偷盜聲,一切惡聲。
在極樂世界沒有須彌山,這金剛圍就是金剛山、鐵圍山。沒有這些各種的山及海。
雖說沒有山、海、谿、谷等高高低低的地形,但佛神力故,欲見則見。
還是可以有高山及深谷,只要是想要有就可以有。
須彌山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中心,我們所居住的地方叫南瞻部洲,是須彌山的南方。
須彌山下有四大部洲,我們是南方,半山腰四面各有一天,稱四王天。
須彌頂部是第二層天,稱忉利天,四面共有三十二天宮及中央共三十三天宮。
故忉利天又稱為三十三天,是欲界的第二層天,都居住在地上,故稱得地天。
上面又有四層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及他化自在天等四天。
鐵圍山是在四大部洲的外圍,這鐵圍山所圍繞的叫一個小世界。
十方世界大都以這種方式成立,一千個小世界圍這一層鐵圍山叫小千世界,
一千個小千世界再圍一層鐵圍山叫中千世界,一千個中千世界圍著一個鐵圍山,
叫做大千世界,從小千世界、中千世界、大千世界,共有三個千字,
大、中、小各有千個,故稱三千大千世界,是一尊佛所教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