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師夏老居士認識我的舅父梅老居士,這兩位被尊稱「南梅北夏」的人物。
再加上他們共同的老師——慧明老法師(即住廣濟茅棚的慧明法師),他們三位反復推敲得很哪!
不是隨便定的。
老法師是開悟的人,已經圓寂了,另兩位「南梅北夏」都是大居士。
他們一起研究定酌,於是這部新的會集本《無量壽經》成為二十四章,但依然保留了「四十八願」。
每一章節中各有幾願,但加起來最後還是這「四十八願」。
所以既合了「二十四」又合了「四十八」,於是也跟各種古譯本契合了!
由此也可以看出,《無量壽經》會集本是極為必要的!
僅是在有幾個願上就有這麼大的差別,是「二十四」還是「四十八」?
再加上「三十六願」那差別就又多了!
要知道,魏譯本中的所謂「四十八願」,其實不夠「四十八願」,因為有重覆的地方。
而所謂的「二十四願」其實也不僅僅只有二十四個願,其中一個願中還包含一兩個願。
在古譯本中,只有吳譯本中有「國無女人,蓮花化生」願。
都知道極樂世界沒有女人了,都變成了三十二丈夫相了,而且不需要女人,都是蓮花化生,都是蓮花化身,是「清虛之身,無極之體」。
這個願出自哪?
只有吳譯本中有。
因此,從這些問題中可以看出來,我們想要把各種譯本中的精華都瞭解了,就必須要把這幾種譯本都看過才成!
關於譯本的出入處,屬《無量壽經》最大,其他經典在譯本上也存在出入,這是什麼原因呢?
因為翻譯者每個人的譯筆不同,而且古印度文,都是貝葉文,都是零散的一篇一篇的,沒有裝訂成冊。
有可能翻譯時,有的人依據的經文少了一篇或因樹葉殘破,丟了一塊……各種原因都有可能存在。
另外,經文由人輾轉抄寫,也是造成各種譯本不同的原因之一。
但是儘管有這些原因,也不至於像《無量壽經》這樣有這麼大的出處,這也同時表明了此經的特殊性。
說明釋迦牟尼佛說這部經肯定不只一次!
這次說法,弟子作了記錄,阿難回憶起來第二次又說,如此,每次說此經的物件不同,這就可能大有出處了。
怎麼證明佛不只一次講過此經呢?
唐譯本的《大寶積經無量壽如來會》就是一個說明,此出自於《大寶積經》中的一段。
這就說明在佛說《大寶積經》的時候又說了一遍《無量壽經》。
只不過在說《大寶積經》時,沒有提到咱們這個世界的「五惡、五痛、五燒」罷了。
因為說《大寶積經》時是個大法會,「無量壽如來會」只是其中一部分,所以沒有全說。
因為《無量壽經》是淨土第一經,所以佛很重視,而多次說,再有人多次譯,這其中便有很大的差別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