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觀經四帖疏》說: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觀經》一部,是因為韋提希夫人,被她自己兒子監禁,又擔憂夫君命在旦夕。
感世事無常,娑婆可厭,經世尊的加持,得見十方淨土,選擇極樂淨土為自己的歸處,

故祈請世尊加祐,教導正受生西方極樂世界之法。
《四帖疏》接著說:
然娑婆化主,因其請故,即廣開淨土之要門。安樂能人,顯彰別意之弘願。
世尊因韋提夫人之請,而說淨土之要門。阿彌陀佛慈悲加祐,特別彰顯弘願之救度法門。
接著說:
其要門者,即此觀經定散二門是也。定即息慮以凝心。散即廢惡以修善。

迴斯二行,求願往生。言弘願者,如大經說,一切善惡凡夫得生者,

莫不皆乘阿彌陀佛大願業力為增上緣也。
釋尊為韋提夫人廣說十六觀經,此是往生淨土的要門。
定觀十三門,由日觀,觀西方日落時的太陽,一直到第十三觀的雜想觀。
散善者,三福、三輩九品是。
此二要門,有一重點,必須回向往生才得成為真正的往生行。
沒有做到這點,那抱歉,往生不定。必須清楚認知。
一切善惡凡夫,得以往生,都是依仗阿彌陀佛的大願業力所成就的。
這一段話必須牢牢記在心裏。
並不是你修行的定力夠,用功深,功夫成,或是你有錢,有能力,肯行善,

所以你就有機會往生。
不是這樣的。是佛願力所成就的,是全依阿彌陀佛的願力成就的。
試想,現今時代,大家都要為生活而費心,難得有人,有時間,有能力,

有心思可以用在修行上,沒有修行,無法達成定功夫。
都必須面對生活壓力,可能一段時間不工作,就會出現困境,何來時間、財力行善。

故能成就者希少。
阿彌陀佛預知處於今時惡世眾生,出離之難,故選捨此難行之法。選取易行之念佛一法。
仗佛願力,決定往生,佛願力不虛,應信而不疑。
《無量壽經》十八願說:
至心信樂,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成就文更證說:
信心歡喜,乃至一念。
佛願力故,應信,更應欣慰,能蒙受此法,得佛攝受不捨之幸。
南無阿彌陀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念佛成佛是真宗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