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破云:序者正家之序也,何怪有如來大悲真實之利文乎?
序者敘,欲說本願真實之利益之所由,以為真實教,亦何不足之有乎?
若夫序分文段則不足以為真實教者,是恐不辨四法之失也。教者何乎?
若言所詮者,與行、信、證法何以分乎?
若言能詮教是詮正宗所詮行、信、證之教,於序敘其所由,立為真實教,何不可乎?
若以正宗為教卷,則與行、信、證何以別乎?
能詮所詮不相離,欲別舉其教,則以其由序為教卷者,能分四法矣。
雖曰是序,真實行、信、證正宗家之序故,敘出世本懷,亦何怪乎!云云
今謂:吉水見《淨影疏》,故《三經釋》中惟一處引文,吾祖時世恐未見《淨影疏》,
故不引之,《興疏》多流布,故往往引助顯,不必朋憬興,況《教卷》所引。
但助顯耳,非正為真實教之正證,何以為用興科乎?
又《教卷》引阿難請問已下為真實教者,非局分文釋義,
其出世本懷正說本願生起本末為本意。
今於序分因阿難請問,豫敘為其本懷之所以,故引顯真實教。
然此但豫敘,而未說本願真實,故序而非正也。
又《和讚》者,顯《大經》意故,文所從來阿難請問已下,足顯出世本懷之意。
故《讚》述「尊者阿難坐起」已下,亦不局分文釋義也。
若依序文顯經意以為非者,《觀經》、《和贊》多依序分文,惟終一首正宗意耳,
若此為非,則彼亦可非,若彼是,則此何非哉?思之。
然依淨土一家亦不同。
一云:序如前,「乃往過去」下正宗,中依宗家《序分義》細分為七:
初明勝因,二「阿難時彼」下明勝行,三「隨其生處」下明勝果,
(此三淨影所謂所行)
四「阿難白佛法藏比丘」下明勝報,五「又其國土七寶」下明極樂,
(此二淨影所成文也)
六「佛告阿難其有眾生」下明悲化,七「佛告阿難汝起更整」下明智慧。
(此二淨影所攝文也)
三(淨影)七(宗家)兩科開合雖異,而其義是同。
如《望西》二(三十一左):爾來自他流傳響于此,以鼓行於天下者為不少矣,
然猶未盡義,何者?
所謂正果正報者,彌陀三身圓滿之果報也,經法藏菩薩自行六波羅蜜,
教人令行,無央數劫積功累德,隨其生處,在意所欲,無量寶藏自然發應者,
是修行地之華報耳,何以為彌陀果德?
況亦此文明韋提別選由願心莊嚴別德,是本法藏願力所成文通。
此釋成可謂牽合附會而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