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彌陀與比丘眾來無有菩薩由市小成根性還敢小根之眾
問:觀音勢至,與聲聞眾來,一何云無有菩薩耶。
答:二菩薩作比丘形,隱菩薩身相,故云無菩薩。不空絹索經曰:臨終見觀世音菩薩,
作比丘形,來現其錢。
問:言還感小根眾者,為彼國亦有小乘聲聞耶。
答:所見聲聞眾,實是大乘菩薩,何以故,大乘善根界,二乘種不生故。
又聲聞菩薩人天大眾,智慧高明,神通洞達,咸同一類故。有皆同入一法句,
智慧法身故也。但以能感人,是小乘根性,隨其根機,見謂小眾,故云還感小根之眾。
仰於四輩
古有二解。
一聲聞四向果,說名八輩。今合向果,名為四果。仰舉頭望也,又心慕也。
二四部眾,名為四輩,仰信仰也。
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
亡盡也、滅也、失也、亡也。
今釋似倒,何者三界苦果,永滅無有復生,名為無生。(此名果滅)
三界煩惱業因名著,因著永滅名為無著。(此名因滅)
故淨影曰:無生果喪,無著因亡。
此乃經論章疏恒說,因亡故無生,果喪故無著。今釋似倒而義無違。
因亡故無生者,釋果無生之由,謂因著亡滅故,未來苦果無生,故釋云因亡故無生。
(同以果滅名為無生)
果喪故無著者,釋因著亡之由,謂著必由苦果而生,苦果既喪故,因差自亡滅,
故釋云果喪故無著。(向以因亡名為無著)
宿命明天眼明
宿命明者,宿命通也,為創學示通明差別。
宿命通者,且如聖知此人宿生是牛是牝,本生某處轉飼某家,被毛某色,身量幾大,
力量幾分,辛苦幾許,恒食某物,犢牛幾頭,壽量幾數死由某緣,名宿命通。
(若他若自,六道宿命準之。)
宿命明者,其受牝身,乃至其死緣,皆由其業因,能明知見其業因緣,名宿命明。
(此除過去前際癡闇)
天眼明者,天眼通也,能悉知見未來世忠此死生彼,名天眼明。(此除未來後際愚闇)
大論問曰:通明何別。
答曰:直知過去等,(等取未來)名通,知過去等因緣行業名明。
近如義章二十所辨。
內有色外觀色一解脫
文可點讀,於內色有與外觀色。
內有色外者,此舉所觀境,自身名內,他身名外。
言觀色者,此明能觀,色通內外。
謂行者觀自身內色他身外色皆此不淨,是名觀色。
問:此觀位,內外二色未滅俱有不淨色相,何名內有色,不名外有色。
答:自身內色,至次第二觀,(內無色外觀色)其相滅盡,有色不久,欲揀後內無色,
故名內有色,其他身外色前三觀中,一句有色不無,無近所可對揀,故唯名外,
不言有色。如義章十三辨此義,可見。
一解脫者,八脫之初,故置一言,(二三等皆准之)觀內外色皆是不淨,
以離欲界貪愛繫縛,故名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