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自古至今一些佛門巨匠,鑽研佛法,立宗立派,各以一門之經教深入,而自重。

如慧文、慧思禪師先後發展一心三觀,其弟子智顗以法華經為宗,立天台宗。

又由傳教由傳教大師最澄以法華為中心,加上禪、戒、念佛、密法成為天台密宗。

此是日本的天台宗,或稱為台密,以別於流傳於日本的東密、唐密。

日本的天台宗,因為融入了禪、密等教法,和漢傳佛教的原本天台有些差別。

又杜順和尚宗華嚴,其再傳三祖賢首法藏,後清涼國師,都以華嚴經為宗立華嚴宗。

華嚴派五教,小始終頓圓,以華嚴為圓教,判華嚴十玄門,立四法界。

四法界:事法界、理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

又立六相:總相、別相、同相、異相、成相、壞相。

禪宗傳佛心印,由初祖大迦葉,佛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付囑大迦葉為初祖。

二傳阿難尊者,千年後因觀東土有大乘氣象,達摩祖師隻身東來,為東土初祖。

單傳至第六代,又分為南北兩宗,北以神秀為主,南為惠能,佛家都以南宗為主。

南宗至此大傳,一花開五葉,至是廣傳,三千七百公案,學者各個能朗朗上口。

密法於唐代正式東傳,由天竺高僧善無畏、金剛智與不空傳至東土,稱開元三大士。

首先善無畏在一行禪師的協助下,在洛陽大福先寺譯出大日經,是為胎藏界密法。

後來金剛智和他的弟子不空經海路由廣州到洛陽,傳入金剛界的密法。

不空的弟子青龍寺惠果,傳日本僧人空海和最澄等,將密法傳入日本。

而在漢地的密法,因為唐武宗滅佛法,失去皇室的保護,在東土失傳,只剩日本。

藏密也是在大約同時或較早些,由印度傳入,首先是文成公主將東土之佛法傳入。

藏地本身就有原始宗教,因為藏王支持佛教,開始破壞,使佛寺無法建立。

故由印度請來蓮花生大士主持佛法之大業,因此在藏地建立起了密法,稱為紅教。

後來因為人為因素,開始有腐敗的現象,馬爾巴大譯師到印度學密法回藏地。

將所學之密法譯出,成為白派,或稱為白教,接替者密勒日巴,一路弘傳。

因為紅教的腐敗,有改革者宗喀巴出現,大加改革,成為黃教,成為主要的宗派。

黃教成立於明代,後由其兩大弟子達賴漢班禪接替,成為目前藏地的密教主流。

藏密曾經東傳漢地,第一次是元朝,是花教,其法王巴思八幫蒙古人打宋,

並幫其建立文字系統,用於統治階層,傳達軍令等,稱為巴思八文。

黃教於明末時,傳至滿州,與蒙古人幫助滿洲人攻打明國,進而打下明而建清國。

大清帝國崇尚藏密,在北京城建立很多密教寺廟,把雍正帝還是親王的官邸建為寺。

密教有其一派的修持方法,以身口意三業和佛隻身口意相應,即成就即身成佛。

如抉擇見所述,以見為宗,又稱見宗,在知見上下功夫,由凡夫見直上大圓滿見。

各有各的長處,各有各的見地,沒有一種法門是不好的,如佛家所說:

佛法如旜檀香木,片片皆香。佛一代之教法,因機竇教,隨機說法,因機入教。

但無量壽經說:佛以一音演說法,有情各個隨類解。

佛說一種法,有情個別能於所聽法中得到解決之法,解決其當下等之疑問。

但機緣個別,法法平等,機類各有差別,時緣又不同,故應有所取捨,上人說:

『法門無盡,而論其急要,以淨土法門為最;

諸教廣多,而探其肝心,以他力頓教為勝。此則易修而功高,易行而理深故也。

故廬山法師云:諸三昧甚多,功高易進,念佛為先。

元照禪師云:「念佛三昧者,具縛凡愚,屠沽下類,剎那超越成佛之法也」。

此等師意,以淨土教法,念佛三昧,為大乘至極、速疾解脫之最要聞矣!』

法門無盡,又法法平等,不可以有分別,但是無分別中應有取捨,這是智慧。

上人智慧極深,又深入經藏,可以為我們之模範,所以應該相信其所指示。

雖說法華為開示佛的知見稱為妙法,但妙則妙矣,華嚴是圓教,圓則圓矣,

但是於五痛五燒,法滅時機的又如何?唯有弘願一法能行,使五乘速超二死。

而令頓證妙果,故正信偈讚為,如來興是正意,是一代教所偏歸。

上人稱為論急要,以淨土法門最要。門門都來不及了,唯一此法能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aminpan 的頭像
    jaminpan

    佛學漫談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