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禮讚偈引大經云,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宿世見諸佛,則能信此事。
此與淨影判云由宿習大乘,有何所異為立破耶。
答:彼直取宿習以為得生正因。況以大經本願念佛屬散善微劣行,不許滅罪得生。
乃謂今經下輩由觀滅罪得生。
今家唯以念佛為因,不許毫以宿善為因,如散善義,勸信機,
言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此含十義今舉其一)言現是罪惡生死凡夫者,示今世無有善根可為因,
曠劫等者,此明無有毛髮宿善可為生因。(偈言我等愚癡身曠劫來流轉者是。)
次勸信法明唯念佛為因,宿善雖非是往生因,而遇法之緣,所以論之耳。
(依善導大師之意思,以及他一生的修為,講這句話,說:
「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這是一句對自己非常負責任的話,因為這才是真正的誠實面對自己。
善導大師被尊為光明和尚,所住的寺被稱為光明寺。
因為和尚一生行持非常精進,每次念佛都要念到全身大汗為止。
每次出外化緣,得到的錢,就買果子等,教小孩念佛,會念的就給果子講講勵。
勸人念佛吃素,感召整個長安城全部的人都吃素念佛。
相傳每念一句佛號就有一道光芒從口裡發出來,故被尊為光明和尚。
這樣精進,這樣高成就的行者,他都能知道自己無法自力出離。
完全是靠佛的願力救度,如果不是佛發這麼個救度眾生的大願。
善導大師認為他沒有能力出三界,沒有能力了脫生死,沒有出離的緣。
以善導大師這樣的大修行者,能力可以感動到整個長安城都念佛,都吃素。
他說自己是常沒常流轉的生死凡夫,那麼我們能不算嗎?
所以善導大師說「若人無善本,不得聞佛名。」
能聽聞佛名,這是極大的善根福德因緣,非是聖道之流精進修行所能的。
古德稱自力念佛的話:「喊破喉嚨也枉然。」
為什麼說喊破喉嚨也枉然,因為完全自力,沒有佛力的加持作用。
所以認為過去久遠生生世世修習大乘,是見佛聞佛名之因。
此恐怕只是疑城胎宮的住客,無法進入實報土,馬上見佛聞法成佛。)
問:言無有出離之緣,還論宿善者,豈非齟齬耶。
答:論宿善有其二門。
一就顯說要門。且許自力宿善。如上所引禮讚文是。(禮讚又云善根薄少)
二約隱彰弘願。都奪眾生宿善屬佛願功德,不許為自善,如散善義信機文。
如般舟經所說三力。(大誓願力,定力,本功德力。)本功德力者,
是眾生性德。(止觀二之一云,行者本功德力。)觀念法門奪之屬佛。
以名彌陀三念願力。(大經往生論奪眾生性德屬彌陀修德,如序題記辨。)
性德尚爾,況復修德。大論四云:
『眾生自有福智,而此福智從佛因緣生。』
推功於本以屬佛德,應知佛外見自善者,不得名誓願一乘之信解。
如妙宗鈔云,果佛圓妙體是我凡夫本具性德。若一毫法從心外生,
則不得名為大乘觀,以生佛同體修性不二故,聖淨一乘其義互成。
又如本願相應集云,分阿彌陀三字功德以為八萬四千法門,
教隨眾生根機修行,履經此宿善歸大願一乘。
宿善法體雖是他力,而眾生迷情妄執,謂己業故,就其情謂以貶名雜善。
若歸佛願已,善體自復本,行文類云:
轉凡聖所修雜善雜修川水,成本願大悲智慧真實恒沙功德大寶海水。
示妄執融來則善體復本。如文類言,遇獲信心遠慶宿緣。
(合緣善習總名宿緣。)若是自力,何勸慶為。
(西山亦傳此義,見希聞鈔第四。)
(自力行人,以自力心行,以念佛所成就之萬德洪名為自己之功。
此行人俱佛之德為自己之德,拒佛的救度悲心而不雇。
不知佛願救度是大愚癡者,俱佛之功德為自己之德有竊盜之嫌。
此種行人或績功累德,成就雜毒之善,以為純善,以求往生。
或以佛成就之德,為自己之績功累德之善本,營之又營,都是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