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淨土宗在漢地一直以來都是依宗,就是依附於其他宗派,由其他宗來弘傳。

現在所說的淨土宗歷代祖師,除了道綽善導兩祖師外,都互相間沒有師承。

而且是由後代的人追認的,沒有真正的創立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宗派。

真正創立淨土宗者為法然聖人,是歷史上真真正正純粹以淨土教而立宗的。

在日本,法然聖人因為離比睿山,天台宗的基地,脫離天台全依阿彌陀佛立宗。

為此,當初的興福寺還上書天皇,具陳為逆宗,應加以誅滅,或流放外地。

因此法然聖人被奪僧儀,賜姓名為藤井元彥,時年七十五歲,流配土佐幡多。

後因為九條禪公,法名圓昭,前攝政大臣兼實,悼其遠竄,改配讚州九條之領地。

其他門徒,不管其有無罪,或是流配或是坐死罪,親鸞聖人也因此流配北陸。

親鸞聖人於此次的流配北陸,越後,展開其一路布化的事業,使淨土真宗大弘其化。

淨土之教是阿彌陀佛的弘願所成就,不管是自力或是他力,往生的事業全仗佛願。

這是所有的想往生者,或是教導人往生淨土者的共同認知,沒有任何的疑問。

佛願說,第十八願:

『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

     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佛願是發,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發此三心即成。

觀經說此三心為:一者至誠心。二者深心。三者迴向發願心。

至心就是至誠心,散善義說:

『至者真,誠者實,就是不虛假的心,不可以外現賢善精進之相,

     內懷虛假,貪瞋邪偽,若此不名真實。』

信樂就是深心,深心就是深信之心,有二種。善導大師於觀經疏散善義說:

『一者決定深信自身,現是罪惡生死凡夫,曠劫已來,常沒常流轉,無有出離之緣。

   二者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

信自己是罪惡生死凡夫,無出離之緣,樂乘阿彌陀佛願力,定得往生。

欲生我國就是迴向發願心,散善義說:

『言迴向發願心者,過去及以今生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及隨喜他一切凡聖,

   身口意業所修世出世善根以此自他所修善根。悉皆真實深信心中迴向願生彼國。

   故名迴向發願心也。又迴向發願願生者,必須決定真實心中迴向願作得生想。』

兩部經所說的三心,只是講法不同,意思是一樣的,就是要信入。

發三心,成就文更進一步將三心攝為一心,說信心:

『諸有眾生,聞其名號,信心歡喜,乃至一念,至心迴向,願生彼國,即得往生,

   住不退轉。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是聞其名號,不只是念其名號,念有可能只是嘴上念一念,心裡沒有念。

這聞必定是心想,已經是進入心中,故更深入,所以說是要聞其名號。

對照《佛說阿彌陀經》說:

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

     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彼國土,若已生、若今生、若當生。』

是已發願、已生,今發願、今生,當發願、當生,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會發願,要發願,想發願,都是因為信心,是對阿彌陀佛的救度已生信心、有信心。

彌陀經說已今當,當然是只要一念就足夠了,與成就文的乃至一念是相符的。

沒有提到至心迴向,但是還是即得往生,故知道這發願的同時,至心已具備。

或說佛日如陽光普照大地,是無處不照的,我們的信心猶如種子,為煩惱之土所覆蓋。

當時間到了,種子發芽了,就是冒出土地的時候,就是接受佛日陽光普照之時。

名號獨運的『南無阿彌陀佛』,有如澍大雨普降甘霖於大地,我的善根、慧根得潤。

名號使沉醉的機甦醒,獨運的名號,喚醒了迷的機,賜與獨達的信心,故成就往生。

佛賜與的『唯信獨達』的信心,使再惡的機都能成就往生,這是機的榮幸。

所經說已發願、已生,已被喚醒的惡機,是被獨運的名號喚醒,而被賜與獨達的信。

當芽冒出煩惱的穢土後,佛日的陽光就普照著芽,不需特別的安排,因為陽光常在。

信心行者,當一念信心,及是往生成就之同時,及得佛日之普照攝受,無時無刻。

現時蒙佛攝受,此身報盡時,亦在佛之攝受中,沒有佛接不接引之事。

如唐詩說:「借問長安何處去,不知身在含元殿。』

皇城就在長安的中心,含元殿就在皇城的內,你在皇城問長安在那裡,那可笑。

當信心成就,就是領納佛所賜的信心之同時,已經是為佛光攝取不捨,還能去哪?

那裡都能去,那裡都不能去,因為就在佛的懷抱中,到時候還要佛接引?荒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