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富有兩種情況,一種慢慢的累積,每代都有增加,久了便成為富有人家。

另外一種,因緣聚會,一下子累積了大量的錢財,成為富甲一方的富人。

第一種是勤儉持家所成,慢慢的成為有錢人,知道財富難得,可能但是省。

窮人家,享不要常常挨餓,不使壞,正常的方法就是省,能省就省。

富人家,就要知道如何花錢,不可以一味的省,這不是富有人家應有的態度。

富有人家,收入多,理應增加消費,以促進整個社會的經濟流通。

富有的人,應該主動的幫助社會,回饋社會,不應該處處與社會的低層爭利。

因為收入比其他階層多,所以理應增加花費於社會,這是所以為富者得以長久。

這些道理,所以能讓富貴得以長久,這不是一個剛剛富有的人懂得的。

有一種人,白手起家,在他手上成功,進而成為富者,這是一個很好的事情。

這種人,可能出身比較清苦,為了要得到財富,可能要付出比別更多的心血。

所以等他有錢後,他對錢的觀念會有異於世家,他們算錢更精細,可能更計較。

但是以前可能因為比較窮,想要的都無法如心所願,或是受到他人的白眼等。

如今富足,想要的都可以滿足,以前心裡的不舒服,現在都能因為有錢而解決。

一方面滿足自己以前沒能滿足的,一方面想表現自己有能力,所以會有得意之形。

表現於物質方面的是,住大房子,買好車,上高級餐廳,吃必滿桌大菜。

為了怕人不知,音量就大,動作就大,就怕人家會看不起他,意識更抬頭。

出手要大,要買得商家目瞪口呆,就是要破紀錄,沒有人會這麼大的消費。

這只是讓商家賺進了錢,沒有讓商家付出對顧客的尊敬,就是賺你的錢而已。

事實上他只是要炫耀他的財富,買了東西送人,也是為了要表示自己有錢。

花了大錢,買了惡名,說是滿足了慾望,出了名,其實是冤枉做小人。

因為是一時的大發,長年的貧窮氣息仍在,所以斤斤計較的習性仍存。

請個佣人,還是想鑽便宜的,和一般人一樣,請個外傭,省點錢。

這也是不曉得如何用錢的人,錢財應珍惜,不可濫用,但是該花得花。

財富是因為前世修福所得,今生享用時,雖說是消福時,但何嘗不能同時造福。

俗話說「善財難捨」,花錢財又能修善福的這個財叫善財,這種財很難阿!

一般的人大多數是,花了錢財造了孽,很難能有人在這件事上多做考慮。

福要廣,要德也深,這樣的福才能長久,這就要從日常的生活言行等著落。

所以雲谷禪師說,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的子孫保,就是這個意思。

德能深厚,則能召綿遠流長的子孫,能得富貴不退的家業,有子孫常保。

那得薄又加上惡業重的,不只是沒有子孫的護持,更有子孫來敗家業。

子孫敗了家業外,更有惹來禍端,召使滅家滅門之大禍者,乃因惡業所感。

故此每於處事之時,應當三思,有害於人者,當思危害於人,將反召己禍。

遇有善行,應當義無反顧,能夠伸手相助者,當幫忙,看人為善,當加讚歎。

這些都是修善培福之法,善惡禍福都是自作自受,無可怨尤他人。

上面所講的這些都是世間法,世間法果報就是得福,福最大的生天。

但是生天還不是究竟,天福享盡後,還是要墮落,總還有業惡業要償。

所以總要想出世間之法,出世間法,就想到出家,應該說是「出枷」。

世間就是一副枷鎖,鎖住了眾生,無法出離,要出這苦的三界,就先要離枷鎖。

出家是好事,但是,出家就要先放棄家,放棄家業,全心辦到,要了生死。

俗話說:「施主一粒米,大如須彌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還。」

出家人,就不可以辦營利的生活,要全心向道,所以可以接受供養。

但是,應知,施主供養你,就是要你成就,所以要你成就,就是可以度脫他。

如果施主以成就,最起碼也要你能夠成就,也要你能成就、了生死後度眾生。

所以施主的每一分錢,每一粒米,都代表著施主對你的期待,是不能落空的。

這一碗飯不容易捧,就有如在毒蛇的頭上取如意寶珠,取到成就,取不到死。

古人說:「地獄門前多僧人」,受了供養,達不成施主的心,罪過!

有另外的一個方法,成就了世間法,圓滿了出世間法,人人能行。

就是淨土法門,全依阿彌陀佛,依阿彌陀佛的大願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出家學道,捨家棄欲,行做沙門,做沙門就要能識心達本,以今天來講,難。

這是釋尊所傳的法,稱為聖道門,是成聖的道法,真能成就,但是難,非我所能。

淨土法門,是釋尊現阿彌陀佛的莊嚴身,所說的法,是十方諸佛都同讚的法。

淨土法門是全依阿彌陀佛的願力,只要信阿彌陀佛的救度,願往生即得成就往生。

往生極樂世界,是了脫生死,是成就救度眾生最容易的方法,應信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aminp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